1.市场动态
■ 德国橡胶制造商协会(WDK)针对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提出实施“首次接触原则”的主张,即仅由首环节进口商承担合规证明责任,后续企业可获豁免。该协会警示,现行规则存在过度官僚化问题,而欧洲橡胶业对亚洲、非洲原料存在依赖,难以适用“零风险国”机制,因此建议在天然橡胶进口至欧洲时进行集中核查。
■ 受东南亚暴雨洪水影响,7月首周所有主要交易所的天胶期货价格呈现走强态势。其中,泰国、老挝、越南受灾情况较为严重,洪水已波及泰国48个省份,对当地电网和农田造成了破坏。
2.行业数据
■ 耐克森轮胎一季度在欧洲市场销售额达3165亿韩元,日本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8%,总销售额创下7712亿韩元的新高。该公司位于捷克的第二家工厂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同时公司正通过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来应对美国关税风险,并重点开拓中东、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市场。
■ 埃肯有机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微增至38亿挪威克朗,利润增长至2.47亿挪威克朗(去年同期为4500万挪威克朗)。此次增长主要得益于成本优化、运营效率提升及原材料价格下降,此外,亚太地区的需求推动其销量增长22%。
■ 研究机构Rho Motion的数据显示,6月全球电动车(含插混)销量为180万辆,同比增长24%。具体来看,中国销量111万辆(+28%),欧洲销量39万辆(+23%),北美销量14万辆(-9%),其他地区销量14万辆(+43%)。北美销量下降主要是由于特朗普削减税收抵免政策的影响以及加拿大销售疲软。
3.新产品、新技术
■ 瑞翁集团成功开发并量产新型亲水性丁苯橡胶Nipol® BR1300,该产品可提升轮胎抗湿滑性能。公司计划精简产品线,在2026年前停产低利润的ESBR-1及NBR胶乳,将重心放在高利润产品上。
■ 科德宝通过纯模拟流程开发出新型压力密封件,其性能超越传统产品。该公司自研的工具FIRS³T可模拟动态压力循环,预测密封表现,将设计周期缩短至数天。这种新型密封件适用于液压泵、马达,还可用于风电大型密封领域。
■ 捷克一家专注于街道设施设计的初创企业MMcité+,利用回收轮胎制造出了诺巴隔音屏障,安装于铁路轨道或公路基础设施旁,既能有效降低车辆噪音,又能美化周边环境,同时解决轮胎填埋污染难题。
4.投资投产
■ 陶氏公司计划于第四季度重启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工厂的EPDM橡胶额外产能,以满足全球不断增长地需求。这一举措符合其长期战略,将为Nordel™品牌弹性体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 戴纳索集团在西班牙工厂新增2万吨/年SSBR产能,并于7月15日正式投产。新生产线提升生产灵活性,可按需切换SSBR或SBS的生产。
■ 欧励隆计划在2025年底前关停美洲地区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3-5条炭黑生产线。该公司CEO称,此举是为了应对美国关税、欧盟反倾销调查及区域轮胎产能过剩等问题,旨在改善企业现金流。
■ 普利司通美洲公司位于田纳西州的轮胎厂于2025年7月2日提前关闭。该公司称,提前停产是因为"超额完成了效率目标"。该厂已运营数十年,曾为卢瑟福县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5.企业动态
■ 米其林发出警告,由于大股东Stellantis计划在2026年退出氢能业务,其氢燃料电池合资企业Symbio将面临重大冲击。
■ 优科豪马联合泰国橡胶局在素叻他尼举办第九届胶农培训活动,旨在提升原料质量与供应链透明度。培训内容涵盖选苗、施肥及防污染措施等方面,同时向胶农免费发放特制肥料。胶农们将选定样本树,用于监测肥料与季节对橡胶性能的影响。
■ 博拉炭黑CEO发文探讨人工智能对炭黑生产的影响,文中提到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模拟优化生产工艺,加速数据分析与新品研发进程;实时传感器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对碳排放进行检测和控制。但他同时强调,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有技术员工支撑及大量数据支持。
■ 宜家集团与海南橡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就中国可持续橡胶木供应链展开合作会谈。会谈聚焦于环保标准认证、产业链增值及生态保护等议题,并探讨非洲种植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