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数据 > 咨询报告
传统制造业如何通过价值链升级重构全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04/09    作者: 罗兰贝格    来源: 罗兰贝格 订阅

赵钦:当前,许多人认为像材料和流程制造这样的传统行业正在进入所谓的“夕阳期”。这些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你如何看待这些行业?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些企业应如何实现持续增长?

Akio Ito:首先,我认为这些行业的情况在不同地区是有所区别的。以亚洲和中东为例,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有望恢复到与GDP增长相匹配的增长轨道。但在其他地区,比如欧洲,由于一些结构性变化,使得产业要重新进入增长轨道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关键下游行业的增速放缓,如汽车行业,以及碳中和相关的政策法规,都对这些国家的基础材料行业构成了挑战。

此外,我们还看到全球范围内关税壁垒的增加,地缘政治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近期关于美国关税的讨论,都导致各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在这样的全球新格局下,作为基础材料行业的企业,如果想要在未来的市场中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降低成本、提高流程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需要升级产品组合,从传统大宗商品转向更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从而在全球市场上立足。

最后,企业还可以考虑多元化的业务组合。正如你提到的,基础材料行业对经济周期极为敏感,因此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能够拓展优化业务组合,特别是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就可以提升业务的抗风险能力。当然,这种多元化战略需要经过精心选择和规划,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赵钦:在你看来,这些企业要想成功转型并持续保持竞争力,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要素?

Akio Ito:在我看来,管理模式的转变和领导力的提升是企业转型的核心。传统企业往往采用推动式的管理模式,侧重于生产力、产量、合格率等指标,以将传统大宗商品从工厂推向市场。然而,未来的成功企业需要转向拉动式模式,即从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出发,深入了解下游行业乃至最终客户的需求。要实现产品升级,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企业必须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因此客户视角将变得尤为重要。这一趋势也意味着产品和生产流程都会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企业还需要优化管控体系和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建立精准的数据看板和关键绩效指标,以更好地管理企业的复杂性。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信息系统、甚至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帮助管理团队提升决策水平,将管理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赵钦:我们也想听听你从全球视角出发,对中国企业的建议。中国企业能从全球经验中学到什么?

Akio Ito:站在全球的角度,我们或许可以回顾一下历史,看看那些在成熟市场中的行业领军者是如何成功转型的,并从中汲取经验。以钢铁行业为例,过去的企业通常会采取两种成功战略: 第一是规模化扩张,通过大规模并购,企业能够快速扩大市场份额,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并提升全球市场覆盖率。或者他们选择一种“精品策略”,即使规模较小,也能在特定领域的细分市场中保持卓越的竞争力。

然而,问题在于许多企业处于“中间地带”,既无法在成本竞争上与规模巨大的企业抗衡,又没有足够的投资来专注于高端细分市场。中国企业,特别是钢铁行业的企业,以及其他基础材料行业的企业,可以从这些经验中汲取教训,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明智的选择。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因此继续扩大规模无疑是一个选项;但同时,也需要在全球市场上找到合适的高端细分市场,以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