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十届六次理事(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2025中国橡胶年会大会期间,两个主题论坛同步进行,其中论坛二以“绿色发展 创新应用”为主题。多位行业专家在会上分享了各自在相关领域的成果与见解,为行业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总监Philippe Oberti,围绕轮胎行业节能减碳技术,基于中心设计理念,探讨了行业现状、原材料选择、循环经济等内容,并介绍了公司在绿色和减碳方面的目标及产学研合作情况。
生态环境部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王亘,介绍了橡胶行业恶臭气体溯源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提出了注重源头控制、加强清洁生产、减风增浓收集、提高治理效率等应对措施。
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郎洪峰,结合双箭公司发展历史,介绍输送带行业节能减碳经验,包括绿色设计、制造、能源管理及循环经济实践,并提出行业发展目标和面临的问题。
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李兰阁,介绍了京博中聚的高性能橡胶材料,如卤化丁基橡胶等,阐述可持续发展路线和生物基产品成果,呼吁行业共同推动新产品应用。
欧励隆全球市场和可持续发展总监Celso Magri,介绍欧利隆在炭黑生产的可持续举措,包括循环经济项目和零排放技术研发,其产品在性能和碳足迹上有优势,助力行业绿色发展。
蓝星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橡胶事业部副经理张魁,从设计角度讲述轮胎工厂设计规划、节能技术,如工艺优化、绿色建筑等,建议通过数字赋能实现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持续改进。
临沂临工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临工智科移动机器人事业部方案规划部部长李想,介绍临工智科在轮胎行业的精细化运维理念,涵盖规划设计、技术革新和工艺管理,提供仓储物流等整体解决方案及应用案例。
贝卡尔特北亚区可持续发展总监仲崇毅,分享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分析了法规政策影响,介绍贝卡尔特的目标和措施,并强调可持续性与经济性结合及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全球可持续天然橡胶平台(GPSNR)首席执行官Stefano Savi,介绍天然橡胶行业依赖小农户生产,供应链复杂,面临环境与农民生计等可持续性问题。该平台汇聚多方成员,通过制定政策框架、开展第三方审计等方式,推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董文敏,介绍了我国标准体系现状。她表示,新质生产力概念被提出,标准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标准体系涵盖政府主导和市场自主制定的多种标准,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积极参与且成果显著。橡胶行业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的标准,如科技成果评价、轮胎标准修订、绿色评价、节能减排、数字化智能化及碳足迹相关标准等。
江苏友信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谷重,介绍了公司研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多阶螺杆挤出断硫再生装备,具有绿色环保、能耗低、智能化、成本低、产品质量可靠等优势,能为轮胎循环提供技术支撑。公司围绕该技术进行全产业链整合,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海外业务部总监王凯,介绍了公司生胎自动化系统,包含成型车间自动化、自动仓储和生胎智能交付系统。并且针对半钢和全钢生胎特点有不同解决方案,已在多个轮胎企业应用并走向国际市场。
伊克斯达(青岛)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晓燕,介绍了伊克斯达公司发展情况,她表示,公司是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全产业链企业,拥有多项专利,在安全、环保、能效等方面表现出色。公司可提供产品、输出技术装备、合作建厂及开展资本合作,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该论坛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董文敏和贝卡尔特北亚区可持续发展总监仲崇毅分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