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关于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9/09/29    作者: 无    来源: 本站 订阅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 范仁德

  一、今年1-8月橡胶行业经济运行概况和今年预测   2008年虽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经济运行严重下滑,但由于上半年高速增长,年终平衡起来,2008年橡胶工业还算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同比增长10%,轮胎等主要橡胶产品产量都取得较大增长,达到了持续增长。   但是,进入2009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运行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1、2月份跌至最低,3月开始环月上升,今年1-8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大部分经济技术指标是负增长,好在是降幅逐月收窄,利润增长。   问题严重的是轮胎等所有橡胶产品出口明显下降,其中轮胎出口交货值1-3月份同比下降26%,1-4月份下降29%,1-5月份有所好转,下降16.2%,1-6月份还好,下降13.4%。7、8月份受轮胎特保案9月份美国总统裁决前抢购影响,出口轮胎继续增加。   全年预计,虽然由于内需拉动,国内市场看好,但国外市场继续严重恶化,特别是如果美国对我出口轮胎特保调查案成立,以及其他国家针对我轮胎等出口保护壁垒得逞,年终平衡下来,今年橡胶工业可能会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悲观的预计,今年全国轮胎增速将降低13%,橡胶工业增速将比去年降低10%,橡胶消费也将同步降低,约500万吨。乐观的预计是与去年持平,伴随着国内市场的拉动,和企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推进,实现今年与去年持平也是有希望的。   二、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8年9月15日美国大型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拉开了二战后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序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积极应对,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出口的措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已见成效,中国经济已呈现充满活力的增长状态,上半年GDP增长7.1%,好于预期。   我国轮胎等橡胶产品产销在此大背景下受益匪浅,特别是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汽车下乡、“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今年汽车产销将超过1000万辆大关,超过美国,据世界第一。另外巨额投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建设和灾区重建,也将继续拉动对轮胎等橡胶产品的需求,1-8月橡胶工业出现了明显回暖迹象,由于原材料价格与去年同期较低,盈利水平好于去年。   但是第四季度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橡胶行业将面临金融危机后更加复杂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橡胶工业最近几年过多依靠出口拉动增长的时代将不复存在。虽然国内扩大内需的力度很大,但内需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尚需时日。今后橡胶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将非常严峻,不容乐观。   1、过多依靠国外市场的路子困难重重   第一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几十年来引领世界消费的美国将不是以前的美国,全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国美国汽车产量连续一年多下滑,柯萊斯勒、通用先后破产,汽车消费大幅度减少,今年美国汽车产销将首次被中国超越,跌破1000万辆大关。我国前几年轮胎出口的三分之一多出口到美国,看来过多依靠出口美国的路子走不通了,出口欧盟等也将困难重重。   第二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世界已经进入了一轮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混战,轮胎等橡胶产品首当其冲,受到重创。除了贸易壁垒,国际巨头的内外夹击也使得本土轮胎企业的处境日益艰难,首先是4月20日美国首先发难,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乘用胎、轻卡胎实行特保调查,6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中国进口轮胎大量增加,造成美国内轮胎产业市场扰乱,进而提出从现行进口关税3.4%~4%基础上,加征特别关税第一年55%,第二年45%,第三年35%。9月11日奥巴马总统已经裁决,将中国输美轮胎加征特别关税,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印度不甘落后,跟进美国于5月也提出了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特保调查,同时印度标准局又提高了轮胎进口标准检测门槛。巴西也对我轮胎实施反倾销,从6月18日起提高关税等等。不仅贸易壁垒,技术壁垒、标准壁垒、环境壁垒等也一拥而上。传统市场的美欧贸易壁垒重重,新兴市场也步步紧逼,真有点四面楚歌的感觉。   2、内需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尚需时日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三大需求,也是拉动橡胶工业发展的三架马车。今年上半年我国GDP达到7.1%的增长,主要靠大量投资,拉动增长6.2个百分点,然后是消费,拉动增长3.8个百分点,而出口是负拉动,下拉个2.9百分点,这种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结构做法,很难保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而且稳定出口短时间内恢复难度很大。这种国内的经济大局决定了橡胶工业的发展步履艰难。   3、轮胎等橡胶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大量产品不得不返销国内市场,增加了内销压力,国内市场不堪重负。继而将引发新一轮产品无序竞争。   三、危机过后关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橡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产品质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目前出口占总产量的45%,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橡胶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出口和内销几乎是平分秋色,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橡胶产品制造大国。但是由于去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面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可能出现的首次负增长,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出路何在,应该引起企业、行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1、出口比例大是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配套齐全等综合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形成全球高水平的橡胶产品制造业基地。我国人口多,而资源少,在国内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必然通过出口拓展市场空间,橡胶产品特别是轮胎出口每年增长较快,目前轮胎出口占到轮胎总产量的40%以上。可以说,出口比例大是我国橡胶工业整体竞争力增强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以美国为首的高消费市场严重萎缩,过多依赖出口拉动增长的中国橡胶工业反而陷入了困境。   2、国际橡胶产业转移是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开始形成,发达国家只保留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环节,而将非核心产品、制造环节尤其是组装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很多转移通过跨国公司境外投资方式完成,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以及几乎所有知名橡胶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将部分低技术含量的橡胶产品转移到中国生产,一部分强占了中国的配套市场,一部分返销母国或其他国家,跨国橡胶公司通过转移实现了最大收益。我国顺应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外资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其结果突出表现为外资企业对国内外橡胶产品市场的影响不断扩大。2008年,外资企业乘用轮胎在国内占70%市场,在出口中占60%。   3、来料加工贸易是陷入困境的结构性原因。橡胶产品出口中来料加工贸易占80%以上,一方面,来料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增值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我国橡胶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来料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迅速延伸,进一步助推了来料加工贸易的增长。来料加工比例过大,刺激了定牌加工的增长,抑制了自主品牌轮胎的出口。   4、橡胶进口高关税是陷入困境的政策性原因。我国作为战略物资的天然橡胶满足率仅30%,但目前实行的天然橡胶一般贸易进口实行选择税(20%从价税或2600元/吨从量税),企业从趋利出发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自然选择加工贸易方式,大量承接来料定牌加工,促进了出口大增,但无助于自主品牌的培育。   5、橡胶产品品牌影响力薄弱是陷入困境的技术性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橡胶产品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中国橡胶产品逐渐被世界认可。但是去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中国橡胶产品出口遭遇更激烈的贸易壁垒阻击,出口大幅度下降,目前轮胎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频率最高、次数最多的重灾区之一。已陆续受到美国、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和印度等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以及美国、印度的特保调查。而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凭借品牌、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我国利润率较高的轿车、轻卡轮胎以及高档子午胎市场以及大部分出口市场,在竞争中中国本土轮胎企业处于明显劣势,特别在出口方面我国自主品牌轮胎出口额在全国轮胎出口额中的比例不足8%(全国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额中的比例不足10%,轮胎更低的多),事实证明品牌影响力薄弱是陷入困境的技术性原因。 综上分析,危机过后,现阶段我国橡胶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问题,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短期内很难根本解决。   四、稳定发展我国橡胶工业的措施建议   去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形势和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中国橡胶工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面临着调整、转型、重组的抉择,要通过企业、协会和政府在各个方面的不懈的探索、改革和实践,才能促进我国橡胶工业在逆境下重生和健康发展。   1、引导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第一是 调整增长方式结构,从粗放型数量能力的增长,调整为技术型质量的提高;   第二是 调整产品结构,从中低档产品,调整为中高档产品,增加节能、环保、智能等橡胶产品的比例,培育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   第三是 调整市场结构,从单一市场,调整为市场多元化。开发国内新市场,重视农村市场需求。从过分依赖出口,调整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要多元化,从稳定美、欧、日等传统市场,扩大非洲、南美、东欧、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   第四是 优化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还不高,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进出口结构转型。一方面要抑制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另一方面要“保”,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出口商品向中高技术加工和较高附加值的集约型方向转变,在带动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分工地位提升的同时,严格按产业政策要求有选择地吸引外资,以减少因产业转移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困境。   第五是 调整企业结构,从小而多,调整为大而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2、千方百计稳定轮胎等橡胶产品出口   过多依赖产品出口拉动橡胶工业的发展,是前几年客观形成的,如果要继续保持橡胶工业平稳较快的发展,在眼前仍要千方百计稳定轮胎等橡胶产品出口,尽管国内拉动内需,但如果出口继续大幅度降低,今年将出现负增长。所以必须千方百计稳定轮胎等橡胶产品出口,要发挥企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多管齐下,把损失降低到最少,与企业共渡难关,促产业稳定发展。   3、引导行业避免盲目扩大产能,转变增长方式   针对目前行业结构性过剩问题严重,要求企业不要盲目增加雷同产品的生产能力,预防新一轮的扩大产能,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抓紧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建设节能、环保、高效、强大的橡胶工业。建议各级政府近期不再批准低水平的轮胎产品重复建设项目,包括外资类似的项目。要严格选择支持批准节能、环保、安全、智能、品牌项目的建设。   4、要求政府在政策方面加大促进橡胶工业健康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一要在降低天然橡胶关税的前提下,促进企业调整来料加工贸易和自由贸易(一般贸易)的比例,逐渐降低来料加工贸易份额,提高自由贸易份额。这样有利于中国橡胶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第二要提高轮胎出口退税率,建议将出口退税率从现行的9%,提高到15%,其中子午胎等轮胎产品出口实行全征全退政策。   5、加大力度,扶持企业“走出去”。   鼓励我国有竞争优势的轮胎等企业“走出去”,把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出口到国外市场。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收购国外企业、专利和品牌,建立自主品牌营销网络体系。借鉴日、韩等国经验,在不对我产业、出口和就业造成大影响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就近开拓市场或立足当地市场直接向欧、美出口。   6、营造环境,缓解贸易摩擦。   一是 加大多双边经贸互动,加强沟通与协作,通过平等对话和磋商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二是 敦促美欧尽快取消对华贸易国别歧视政策,促其有关国家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为扩大我进口创造良好环境。高度关注有关国家借贸易失衡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作用,提早预防,有效应对。   三是 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中充分反映我主张和要求,反对签订有损于我国利益的条款,保障企业权益,维护国家利益。   四是 加强宣传,把握舆论导向。与境内外主流媒体、专家和研究机构保持良好互动,充分宣传我方立场和观点,重点介绍我实施的缓解贸易不平衡措施,防止部分国家借贸易不平衡问题大肆炒作。   五是 及时掌握贸易摩擦的信息,尽早应对,积极应诉,要探索采用适合起诉国家的宣传和游说方式,争取最大效果。   六是 根据应对轮胎特保案的经验,对今后贸易摩擦要树立打持久战的准备,纳入到协会的重要日常工作,要考虑成立专门应对机构,完善机制,增强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七是 加强出口橡胶产品的准入条件,严格检验,价格自律,以减少贸易摩擦。   目前轮胎出口渠道多,准入条件低,监管薄弱,造成了出口市场混乱。要通过政府制定有关法规,协会自律来改变这种情况。要加强政府对出口企业和出口贸易公司的管理和整顿,建议取消一些产品质量差,出口价格低,信誉不佳的企业和经销商的外贸自营权。

  我们深信,中国橡胶工业经过这场金融危机的洗礼,总结经验,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我国橡胶工业将继续平稳较快地发展,将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橡胶工业强国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