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国内外经济总体向好的情况下,我国汽车及其它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橡胶消费量大幅提高。在天然橡胶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价格屡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合成橡胶消费量大幅增长。尽管2006年国内合成橡胶产量(不含再生胶)约155万吨,同比增长8.9%,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口量大幅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2006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口总量为130.3万吨,同比增长19.7%;进口总金额达到23.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4%;进口平均价格为1825美元/吨,同比增长10.6%。
2006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总进口量大幅增加,出口量有所减少,进出口单价不同程度上涨
2006年我国共进口合成橡胶130.3万吨,较上年增长19.7%,增幅大大高于2000-2005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口8.9%的年均增长率;进口金额由2005年的18.0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23.8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平均进口单价从2005年的1650美元/吨增加至2006年的1825美元/吨,同比增长10.6%。
我国合成橡胶出口量一直不足产量的1/10。2006年,由于国内需求较好,我国合成橡胶出口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出口量为7.9万吨,较上年9.1万吨减少13.2%;出口金额从2005年的1.7亿美元减至2006年的1.5亿美元,同比减少9.6%;平均出口单价从2005年的1745美元/吨提高到2006年的1903美元/吨,同比增加9.1%。
从品种上来看,进口较多的品种仍是丁苯橡胶、SBCs、丁基橡胶、聚丁二烯橡胶等。
2006年,除氯丁橡胶和其它合成橡胶归类的进口量较上年有所减少外,其它品种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为丁苯橡胶,2006年共进口25.4万吨,同比增长59%;增长率在30%-40%的品种有聚丁二烯橡胶、SBCs、丁基橡胶和异戊二烯橡胶。
从出口品种看,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聚丁二烯橡胶,2006年出口量为2.3万吨,占国内合成橡胶出口总量的29.3%;其次是丁苯橡胶,出口量为1.9万吨,占23.3%。另外,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和SBCs也有少量出口。2006年出口量减少较多的品种主要是聚丁二烯橡胶和丁基橡胶,出口量分别为2.3万吨和0.4万吨,较2005年分别减少36.4%和58.3%。
进口量大幅增加及出口量减少,主要受国内市场需求较好的影响。
二、进口来源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美国对中国出口持续增加
我国合成橡胶进口主要来自周边的中国台湾省、韩国、日本和俄罗斯。2006年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共进口合成橡胶81.7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62.7%;虽然所占比例较2005年减少4.1个百分点,但2000年以来进口量却仍以年均6.8%的速度增长。
2006年,韩国是我国进口合成橡胶的第一大来源国,共进口合成橡胶26.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0.6%。中国台湾省是近年国内进口合成橡胶的最主要来源,但进口总量增长缓慢,2000-2006年年均增速仅为2.2%。2006年总进口量较2005年还有所减少,退居进口来源地的第二位。日本是我国合成橡胶第三大进口来源国。2006年我国从日本共进口15.8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12.1%。同时,日本还是我国氯丁橡胶进口最大来源国,占我国进口总量的81.7%,也是我国丁腈橡胶和异戊二烯橡胶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近年,来自俄罗斯的合成橡胶增长较快,2000-2006年年均增速为13.6%。2006年俄罗斯合成橡胶对我国的出口量达15.7万吨,是我国第四大进口来源地。俄罗斯对我国出口量较大的品种包括丁基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和异戊二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等。其中丁基橡胶和丁腈橡胶是增长最快的两个品种,2000-2006年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46.7%和36.9%;受反倾销影响,俄罗斯丁苯橡胶对我国的出口量增长较少。另外,俄罗斯也是我国异戊橡胶、丁腈橡胶的最大进口来源国,2006年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量的62%和27%。
从合成橡胶各个国家及地区的进口数量及进口金额来看,虽然来自中国台湾、韩国和俄罗斯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均较大,但其合成橡胶产品大多是价格较低的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等通用胶或SBCs。而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合成橡胶产品进口额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进口数量所占的比例,表明我国从上述两个国家进口的合成橡胶大多是价值较高的非通用胶产品,如丁基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及其它特种胶等。
三、来进料加工贸易占据合成橡胶进口量的半数以上
2006年,我国以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合成橡胶数量继续增加,所占比例虽较2005年略有下降,但所占比例仍在50%以上。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一般贸易进口比例较上年上涨了近1.5个百分点;同时保税货物及转储方式进口数量增加较快,已由2003年的3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近11万吨,所占比例达到8%。而边境小额贸易进口量较2005年仅略有增长。
2006年,我国以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合成橡胶数量为67.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1.9%,较2005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进料加工贸易进口量为49.9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38.3%;来料加工贸易的进口量为17.7万吨,占进口总量的比例为13.6%。从这两种贸易方式看,进料加工进口数量快速增长,而来料加工贸易进口量变化较小。从加工贸易方式看,2006年我国合成橡胶进口量的52%左右是在国内加工后又出口的。从近年发展变化情况看,我国橡胶制品行业外向型性质愈加突出。
2006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合成橡胶数量为46.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6%。近年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合成橡胶数量占合成橡胶进口总量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3稍强。
2006年,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的合成橡胶仅有5.2万吨,继2004年大幅回落后同比2005年略有增长,但较进口量最多的2003年的15万吨仍减少9.8万吨,占国内合成橡胶总进口量的比例也从2003年的14.9%下降至2006年的4.0%。我国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的合成橡胶主要来自俄罗斯,反倾销使得近年丁苯橡胶的出口量大幅减少;同时我国丁基橡胶自给率的提高使得其丁基橡胶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等因素使得采用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的合成橡胶数量减少。
2006年在进口合成橡胶的主要初级胶种中(不含胶乳及板片带),初级丁苯橡胶和聚丁二烯橡胶进口均以来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方式为主,2006年以这两种贸易方式进口的丁苯橡胶数量分别为9.9万吨和5万吨,分别占丁苯橡胶进口总量的53.2%和 26.9%;聚丁二烯橡胶进口量分别为5.8万吨和3.1万吨,分别占其总进口量的58.2%及30.9%。
随着国内轮胎等橡胶制品出口量的不断增加,丁苯橡胶及聚丁二烯橡胶进口贸易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数量及所占比例大幅增加,而一般贸易方式所占比例持续减少,聚丁二烯橡胶一般贸易方式不仅所占比例下降,进口数量也出现下降。其中丁苯橡胶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量较2003年增加6.2万吨,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23.2%增加到2006年的53.2%;同期,聚丁二烯橡胶以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量增加了3.7万吨,所占比例也由2003年的近1/3上升了25%。2006年,丁苯橡胶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量较2003年略有增长,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31%下降到2006年的27%;聚丁二烯橡胶进口量由2003年的3.6万吨减少到2006年的3.1万吨,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56.2%减少到不足1/3。
2006年,SBS主要的进口贸易方式仍为一般贸易、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分别占进口量的59.8%和37.2%。与上述两品种不同,近年来,一般贸易方式所占比例继续小幅攀升,2006年较2003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而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比例则持续减少,已由2003年的44.5%下降到2006年的37.2%。进口贸易方式的变化反应出我国进口SBS在国内的消费量日益增多,SBS在沥青改性中的用量随着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及建筑房屋的增多而不断增加。从进口品种中SBS干胶占到总进口量的约85%也可说明这一点。
对于国内稀缺的合成橡胶品种,如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及乙丙橡胶等,进口贸易方式则随其用途产品的消费领域而不同。
普通丁基橡胶由于主要用于汽车内胎、力车胎及水胎等产品中,出口产品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因此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量相对较多。2006年我国共进口普通丁基橡胶2万吨,一般贸易方式占到52.7%。卤化丁基橡胶由于主要用于高档的无内胎子午线轮胎中,因此随着国内外资轮胎企业的增多,其进口以来进料加工方式为主,2006年其进口量的64.9%采用这种方式,而一般贸易方式所占比例则由2003年的35%下降到2006年的26.6%。
乙丙橡胶主要用于密封条等汽车制品行业,近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乙丙橡胶进口量的快速增长。但初级形状产品增速远低于非初级产品的增长速度,2003-2006年初级与非初级乙丙橡胶的进口年均增速分别为14.1%和26.7%。但进口贸易方式近年来变化不大,一般贸易方式一直占65%~67%,来进料加工方式占28%~30%左右。
在海关统计数据中,税则号为40029911的“其它初级形状的合成橡胶”在我国合成橡胶进口总量中占据着很大的份额。尽管随着海关统计的规范,近年来该部分的进口量已由2003年的18.5万吨减少到2006年的13.9万吨,但仍占到总进口量的13.4%。该部分产品的进口贸易方式变化不大,来进料加工贸易仍占到90%以上。
四、合成橡胶进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广东省占近1/3
我国合成橡胶的进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及福建省等地区。2006年上述6省市进口量为106.3万吨, 占国内进口总量的81.5%。其次是京津冀等内陆经济较发达地区,2006年三地占我国进口合成橡胶总量的7.4%。
广东省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合成橡胶进口最多的省份,进口量不断增加,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2006年进口量为41.2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31.6%,所占比例较2003年已下降近3个百分点。
近年江苏省是仅次于广东省的合成橡胶进口大省。进口量增加最为迅速,由2003年的11.8万吨上升到了2006年的20.6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11.8%上升到2006年的15.8%,提高了4个百分点。
山东省是我国第三大合成橡胶进口地区。2006年进口量为13.7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10.5%。
上海市合成橡胶进口量位居全国第四位。2006年进口量为13.2万吨,占国内总进口量的10.1%。2003年以来,其进口量小幅增长,所占比例较2003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从进口海关来看,进口量较大的港口主要是上海港、黄浦港、南京港、青岛港、天津港、九龙和广州港等,这些口岸也集中在广东、江浙、上海、山东等省市。
五、三资企业占据我国合成橡胶进口的主导地位
随着国外轮胎巨头和知名橡胶制品企业对华投资不断加大,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进行,三资企业在我国合成橡胶进口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同时随着国内投资主体的不断增加,民营轮胎等橡胶制品企业的增多,个体企业在合成橡胶进口中所占比例也大幅提高。
2006年三资企业共进口合成橡胶76.6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58.7%,较2003年增加了6.5个百分点。其中以外商独资企业增长最快,其合成橡胶进口量逐年上升,2006年进口量达到了44.6万吨,较2003年26.5万吨的进口量增长约68.3%,占进口总量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26.3%上升到了2006年的34.2%,提高近8个百分点。其次是中外合资企业,2003-2006年进口量年均增长为11.3%,2006年进口量为27.9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21.4%。
2006年国有企业合成橡胶进口量较2005年有所增长,但仍低于2003年。2006年国有企业进口合成橡胶26.7万吨,占国内进口总量的20.5%,较2003年的30.3%下降近10个百分点。
近年,个体企业进口合成橡胶增幅较大,2003-2006年年均增长18.2%。2006年合成橡胶进口量为23.1万吨,较2003年14.0万吨的进口量增长65.1%,占进口总量的比例也由2003年的13.9%上升到了2006年的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