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数据 > 行业报告
国外轮胎新技术新产品发展动向及对中国轮胎产业的建议
发布时间:2008/03/10    作者: 迟雯    来源: 本站 订阅

  2月17日,德国2008年科隆轮胎技术研讨会暨展览会开幕,会议2月19~21日共三天,国外大轮胎公司及一些著名老牌企业均参加了技术研讨会,并对自已新的研究成果或课题做了不同程度的介绍。   国内作为参展商参加轮胎展会的企业不多,只有山东的几个企业,以民营居多,展出产品有工程胎、全钢子午胎等,国外参展的轮胎企业有大陆、俄罗斯、捷克等,其余均为轮胎生产或试验检测设备,如法雷尔密炼机、Troster复合压出机、VMI成型及硫化设备、霍夫曼、Micropoise、Gabo检测设备,以及汽车配件等,以产品样本为主,配合一部分检测设备,参展商均是我们熟悉的老牌企业。大陆、邓录普等轮胎公司展位以简单的单张样本为主,产品摆放很少,一改以往提供详细的资料和新产品样胎的方式。   技术研讨是重点活动之一,米其林、皮列里、大陆以及检测设备制造商的技术研讨报告、课题内容和发展趋势,值得给予重视。   1、关于材料创新:   (1)通过纳米技术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建立模型对轮胎动态性能受力状况接地面进行分析,改进材料性能,如对钢帘线、纤维帘线、织物、聚酯进行改性研究,进而提高轮胎性能。   (2)新型白炭黑及新型硅烷偶联剂Si363的应用研究,高分散性白炭黑的应用及Si363及Si69的应用,致力于滚动阻力(RR)等达到平衡,且有助于改善冬季胎的抗湿滑性。   (3)加强新型BR、SBR的应用研究。   (4)新型树脂的开发应用,以降低滚动阻力,提高胶料的加工性能和混炼效果,提高了胶料的抗裂性和粘性。   2、主要轮胎技术发展及全球轮胎创新   目前,中国轮胎工业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国外大轮胎公司的密切关注,据称对其压力很大。米其林、皮列里、大陆等公司均谈到如何应对中国以及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腾飞、高速公路及轮胎发展速度快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创新,提高轮胎安全性并进行立法来应对,一再强调目前轮胎还不是非常成熟的产品,材料成本面临上涨的挑战,要通过投资、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生存。   主要的轮胎技术创新有:   (1) 跑气保用轮胎:Goodyear、Michelin、Dunlop等均开发并生产该类产品,此项目将作为提高安全性的重要项目,争取在3年左右的时间在欧盟、北美进行立法。   (2)TPMS系统的研究应用 通过轮胎在欠压条件下行驶的对照分析,除了舒适性和噪音外,欠压下其它所有性能指标(打滑、胎面磨耗、制动/干、湿路制动、滚阻、耐久)都有所下降。因而需要强制性实行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TPMS是轮胎使用的压力监测系统,是在轮胎制造时就加入的一种传感器,可对轮胎的使用气压等进行监测,作为OEM的安全系统,将在2~3年内,列入北美及欧盟的法规中强制执行。目前进行的此方面研究机构有老牌轮胎公司、大学等,进行各类轿车、卡车及公交车辆的应用研究。   TPMS的意义和作用:该系统是一种创新技术的应用,可检测出轮胎刺伤和泄气的问题,能检测出标定压力25%的气压流失,间接式TPMS对快漏的检测非常有效;虽然不能够预防所有由轮胎问题造成的事故,但对于大多数失压情况,驾驶员都可以得到警告,并有时间来作出应对和改正状况。直接与间接二种形式均能满足3987FMVSS/SS138法规的要求,以保证行驶安全。将测量数据建立信息库并对轮胎压力的最小值给出建议值,还可测量出轮胎的垂直载重力的变化。并且在环保方面,可以改善轮胎磨耗,提高轮胎寿命,减少废弃轮胎;可以改善滚动阻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轮胎滚动行驶中,减少燃油消耗,减少用户长期开支等优势。 在北美,现已要求在新汽车轮胎上100%使用TPMS系统,否则不能上市销售,并准备立法。明年初,Audi也将100%应用。欧洲也已开始研究对使用TPMS系统立法,并作为标准化产品。Audi公司已与德国TUV在都灵会议上讨论了先将TPMS的使用定为行业标准,在立法的关键问题明确后,将在FMVSS和ISO中立法。   关键问题:   ①对哪些项目立法,如:对垂直载荷、气压、滚动阻力、里程等哪个项目进行立法。   ②需多长时间立法,侧重点在哪里,价值在哪里。要与欧美进行比较,定出目标。   (3)环保轮胎和Reach法规   欧洲已立法来推动减少排放和能耗,禁用芳香油、重金属类材料,提出乘用胎:滚动阻力降低10%,噪声降低2dB;使用无污染胎侧;卡车胎:滚动阻力降低15%,噪声降低2dB;使用无污染胎侧   REACH法规:2008~2012年,欧洲、北美将对轮胎和废料立法并执行。   3.建议:   从本次研讨会上,国际大公司的发言中,可看到他们已强烈感觉到中国轮胎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因此,他们在中国轮胎行业技术研发实力尚处于弱势时,结合他们的综合发展实力,通过不断创新以及新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建立技术壁垒,迫使中国轮胎退出已进入的欧美市场。这一点应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应抓紧起步,对TPMS等新技术,新材料结合轮胎性能上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争取在2~3年内能有突破,在已有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国外结合展览的新技术研讨日益增多,可以披露出其研发动向、技术立法动向和国际贸易动向。这些动向都是中国轮胎行业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的,而且在一般交流中很难了解到。建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能适时组织国内大公司、大集团的有关专家,专门出席其研讨活动,组织好国内研讨,大公司、大集团也应予以足够的关注,适时选派专家出席。 附: 此次参加交流的轮胎厂家名单

厂家名称

参会人员

备注

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迟雯

总工程师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张锡成、朱大为等三人

副总机械师、总工

北京首创轮胎有限责任公司

杜新华

副总经理

青岛恒达轮胎有限公司

刘凤琴

总工程师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胡湘琦

轮胎结构经理

徐州徐工轮胎有限公司

时克刚

技术处长

青岛黄海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刘瑞强

研发中心副主任

山东永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王显涛

技术部长

四川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卿勤

橡胶设计院院长

青岛泰凯英轮胎有限公司

阮小静

欧洲区域主管

  除以上人员外,还有山东恒达轮胎公司等三个民营公司老板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