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轮胎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1.1 汽车工业的发展继续带动轮胎需求的增长
进入“十一五”的头一年2006年,我国汽车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达27.3%,轮胎产量增长11.5%,其中子午胎达37%;2007年上半年,汽车产量增长22%,轮胎增长23%,其中子午胎38%。表明汽车和轮胎仍处在快速增长期[1]。轮胎出口,2006年增长21%,2007年上半上同比增长30%。在国际市场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从中、美、日三国轮胎的生产、贸易和消耗量来看,2006年中国轮胎总产量仍继续超过美国外,仅从汽车轮胎来看也超过了美国,居世界首位。但其中轿车轮胎仍低于美国和日本,分别是他们的66%和77%。出口轮胎中,汽车轮胎已近1亿条,为日本7120万条的140%。国内汽车轮胎消耗量已超过日本,为美国的50%左右,其中轿车轮胎的消耗量差距仍很大 ,只及日本的45%,美国的20%。载重轮胎是我国的强势,但轿车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轿车轮胎往往也是轮胎产业综合水平的体现,何况在我国轿车轮胎产量中,外企占了75%左右。因此,在我国乘用车轮胎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前景,但竞争很激烈,在轮胎生产技术方面,尤其是轮胎的安全、节能、环保、功能化等当代轮胎的发展趋势上,仍需加大开发力度,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详见表1、表2和表3。
表1 2006年我国汽车产量和拥有量
车 型 |
产量/万辆 |
同比增长/% |
拥有量/万辆 |
2007年上半年 | |
产量/万辆 |
同比增长/% | ||||
总计 |
727.97 |
27.3 |
3600 |
445.67 |
22.4 |
乘用车小计 |
523.31 |
32.76 |
1930 |
315.13 |
20.86 |
其中基本型 |
386.94 |
39.25 |
1510 |
235.88 |
24.24 |
多功能型(MPV) |
19.47 |
25.43 |
11.16 |
16.69 | |
运动多用途型(SUV) |
23.81 |
21.91 |
15.73 |
38.54 | |
交义型 |
93.08 |
14.55 |
420 |
52.37 |
4.83 |
客车小计 |
29.36 |
9.92 |
580 |
16.36 |
17.36 |
其中大型 |
2.10 |
6.36 |
70 |
1.32 |
37.49 |
中型 |
2.56 |
22.04 |
140 |
1.82 |
37.26 |
轻型 |
14.86 |
9.26 |
370 |
8.28 |
11.23 |
非完整车 |
9.83 |
8.93 |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1pt solid; PAD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