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数据 > 行业报告
通货膨胀大环境对中国橡胶需求形势影响如何?
发布时间:2008/07/17    作者: 无    来源: 本站 订阅

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石油、橡胶等农矿产品价格强劲上涨。其中石油价格一度逼近150美元/桶,橡胶价格最高越过了 28000元/吨。预计近期内受美元疲弱、成本提高、供求关系偏紧、地缘政治动荡、投机资金推波助澜等因素影响,中国和全球通货膨胀形势都不会有明显改观,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如因为增加工资引发的物价轮番上涨,中国理顺能源价格机制的新举措也会推高整体物价水平。

较为严峻的通货膨胀大环境,近期内将相应增加各类橡胶的生产经营成本;正在演绎得“逼空攻势”无疑也会暂时放大“购买需求”,升温市场行情,包括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两个方面。受其影响,预计一段时期内国内橡胶价格继续高位运行格局,即使因为泡沫破灭而出现行情调整,因为较高成本尤其是高油价的支撑,其价格跌幅也不会很深,甚至不排除地缘政治重大变化,以及投机资本乘机炒作,再次推高市场价格的可能。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通货膨胀大环境,在近期内维系坚挺橡胶价格和推高价格的同时,也对中远期的橡胶需求,产生极大的抑制效应,最终导致其价格的深幅调整。

这种需求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全球范围内的集体反通货膨胀行动

遍及全球的日趋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当然引发了世界各国的集体反通胀行动。

首先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反通胀措施。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频繁降息和注入资金,虽然避免了金融机构的大量倒闭,但却引发了美元大幅贬值,导致了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威胁经济增长。为此,美国经济政策主调将由刺激经济升温转向反通货膨胀,将通货膨胀视为目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受其影响,美国政府将停止降息,甚至提高利息;实施强势美元政策,并且不排除与其它政府联手干预市场的可能;以及在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打击过度投机,增加供应,抑制油价过度上涨等。最近美联储已经决定,利率维持在2%不变。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连续7次降息后首度改变降息政策。欧盟也于前不久加息了0.25个百分点。

其次是新兴经济体反通货膨胀措施。不仅欧美国家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印度、巴西、越南等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大幅物价上涨,并且形势更为严峻。有些国家和地区物价涨幅超过两位数,最严重的还因此爆发了经济危机,比如越南。为了避免物价上涨失控,逐步演变成更大危机,上述新兴经济体也相继实施各种反通胀措施,如提高利率、限制出口等。目前已有近20个国家采取了加息对策。

本来,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并向其他发达国家蔓延,因为其经济减速而橡胶需求衰减的份额可以通过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更快增长获得弥补,保持需求总量快速增长格局不变,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近年来我国出口新的增长点。但是,更为沉重的通货膨胀压力,迫使新兴经济体国家集体出手紧缩措施,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抑制需求总量,势必进一步收紧我国轮胎、胶鞋等橡胶制品的出口外部环境。这个新的情况值得注意。

最后是中国更加强硬的反通胀措施。今年前5个月,全国CPI涨幅达到8.1%。由于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依然沉重,由于理顺能源价格新举措对价格指数的推高,因此“两个防止”仍然是现阶段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主调。受其影响,不仅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的改变,还有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反通胀措施。预计今后可供选择的更强硬反通胀措施主要有:宣布加息、继续调整“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关税、严格控制贷款发放、控制购汇人民币投放、切断境外“热钱”进入股市、房市、期市的进入渠道等。

全球范围内集体反通胀举措的实施,势必使得前期过快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橡胶需求总量增长势头的回落。

这种需求增长势头的放缓已经出现。据统计,2008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轮胎产量(含各种外胎,下同)22889.5万条,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轮胎产量5002万条,同比增长13.8%,增幅回落了近28个百分点。其他橡胶制品生产增速也都出现减缓,尤其是胶鞋生产遭遇冲击最大。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其所属38 家会员企业,2008年一季度胶鞋总产量8793万双,同比减少4.64 %。其中出口胶鞋产量1100万双,同比减少15.22%。综合判断,上半年中国橡胶消费增长势头明显减弱。预计下半年轮胎等橡胶制品生产增速回落不会改变。

二、货币购买力缩水导致的实际消费量减少

波及全球的通货膨胀,在引发各国政府紧缩的同时,还使得实际货币购买力缩水。因为在既定收入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物价的上涨,就意味着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减少了,从而引起市场销售量的相对萎缩。这种萎缩,对于消耗橡胶最多的轮胎冲击最大。

第一是机动车使用量的减少。一路强劲上扬的国际油价,以及世界各国对成品油价格的相应调整,减少或者取消财政补贴,使得存量机动车的使用受到很大抑制。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今年1季度,美国人的驾车里程同比减少了120亿英里,即下降了2%。到3月份,美国人驾车里程同比降幅提高到4.3%,为1942年开始统计以来最大的单月降幅。随着油价的上涨,国内不少驾车者也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量,更多地转向公共交通。机动车行驶里程的下降,当然使得轮胎消费力度减弱,进而影响到橡胶的消费。

第二是汽车销售市场的相对萎缩。高油价对于国内外汽车销售亦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分析资料表明,由于燃料价格上涨、贷款紧缩影响需求,2008年美国汽车销量将降至1490万辆,为1995年以来最低。

前不久我国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初步调整,预计此轮成品油上调周期尚未结束,并有可能择机出台燃油税。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水平逐步接轨,高油价行情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对汽车销售的冲击亦会逐步增强。正是因为成品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预期的形成,使得今年以来国内汽车销售连续数月环比下降。多数业内人士因此认为,国内车市连续3年景气周期或将终结,2008年到2009年可能会是整体车市比较困难的两年。汽车市场的不景气,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轮胎消费的重大冲击。

由此可见,全球性通货膨胀,特别是石油价格的持续性强劲上涨,导致了消耗橡胶最多机动车轮胎的销售和生产的显著放缓,这对于一路扬升的橡胶价格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橡胶价格持续不停地大幅上涨,在下游行业(橡胶制品和汽车)难以同步涨价甚至还在降价的情况下,消耗橡胶的下游行业开始面临生存危机,一些企业的倒闭停产是迟早的事。下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定是橡胶价格,只是时间迟早而已。而橡胶价格的继续强劲上涨,以及正在演绎得“逼仓”行情,无疑会加快这一“大限”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