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实地拜访了青岛双星,就公司的经营情况、整个轮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与公司董秘进行了交流。
观点:
1、2011年3、4季度下游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对轮胎需求有所放缓,预计2012年2季度需求可能复苏。2011年上半年整个轮胎行业景气度较高,但从3、4季度开始公司开始感觉订单量出现下降。短期内全钢载重胎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较大,半钢胎由于替换胎市场需求稳定受影响较小。公司目前产能维持在1000万条左右,2010年产量为729万条,2011年产量可能略低于2010年。我们预计2012年1季度受春节因素影响下游需求依然不旺,2季度开始建设项目开工增多,工程机械需求回升,轮胎需求可能出现复苏。
2、公司加大出口力度,国外市场收入增速在20%左右。2011年公司扩大出口力度,预计出口比例在35%-40%之间,出口额较2010年增幅约20%。由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半钢胎征收特别关税,公司将主要出口市场放在非洲、中东和南美。国内市场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内销产品中30%为整车厂配套胎,70%为替换胎,未来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替换胎市场。
3、天然橡胶价格回落减轻成本压力,但轮胎行业对下游整车厂议价能力较弱。公司绝大部分天胶(80%以上)来自于进口。目前天胶采购正常,一般按照先签订框架合同,再按1-2个月为周期确定采购价格的方式进行采购。公司的轮胎成本中天胶占约40%,前段时间天胶价格回落,使公司成本压力减轻,但下游整车厂也会要求公司产品降价。产品降价较原料降价存在滞后期,约2-3个月。目前国内市场半钢胎产品差异化不大,有大约300家企业,因此轮胎企业对下游整车厂议价能力较弱。
4、公司短期内没有扩产计划,自有塑胶机械设计能力。公司目前没有大的产能扩张计划,只是做一些小的技改项目。预计2012年的产能仍将与2011年持平,在1000万条左右。中原项目的产品主要是农用胎等低端产品,公司主要产能还是在青岛基地和东风基地。此外公司机械业务拥有较强的塑胶机械设计生产能力,如果未来公司进行扩产,大部分挤压成型设备可自行生产设计,投资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可降低30%-40%。
5、轮胎行业属资本密集型,行业整体负债率约70%,短期行业整合难度大。轮胎行业资金密集型,上游原料占用大量资金,而下游整车厂议价能力强,会出现汇款不及时的情况,导致公司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整个行业的负债率都比较高,在70%左右。双星等大中型企业目前资金压力不大,但部分小型民企由于资金紧张而停产。受体制约束,国内轮胎行业短期出现大规模整合难度大,只有企业实力非常突出,才能推进整合。如果行业进入低谷,小企业出现亏损,大企业进行并购的可能性增大。
6、“十二五”期间全国半钢胎计划投资规模接近1000亿元,担忧产能无序扩张。初步估算全国轮胎行业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约1000亿元新建半钢胎产能,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双钱股份新建1500万条项目和赛轮股份1000万条项目。按目前投资成本估算,投资1000亿元可新增产能约2.5亿条,可使全国半钢胎产能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100%。业内人士普遍担心如此大规模的扩产计划将使轮胎行业陷入价格战,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
结论:
2011年3、4季度以来整个轮胎行业受下游需求不旺影响盈利能力小幅下降,虽然天然橡胶价格从4万元/吨回落至2.5万元/吨,但轮胎下游整车厂议价能力强,轮胎产品也进入降价通道。从行业整体看,轮胎行业销售净利润率维持在2%-3%的较低水平。预计2012年2季度开始下游工程机械和轿车替换胎市场的需求出现回升,届时整个轮胎行业盈利能力可能上升。青岛双星目前产品基本处于中端和低端,毛利率在8%左右,且短期内公司研发的新型子午胎进入高端市场的难度较大。未来如果公司半钢胎在扁平化和宽断面等技术上获得突破,则公司盈利能力将出现较大增长。目前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
如果天胶价格因金融因素出现大幅波动,则轮胎企业的正常生产将受到较大影响,可能导致整个轮胎制造业盈利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