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动态
中橡协2011年工作围绕九大重点
发布时间:2012/01/17    作者: 无    来源: 中国橡胶网 订阅
    中国橡胶网讯 在1月10-12日召开的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30次秘书长会议上,中橡协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邓雅俐全面总结了协会2011年的工作。她认为,2011年我国橡胶行业一直面对着极为复杂的形势和非常严峻的挑战,协会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重点做了九方面的工作。
    一是编制印发行业“十二五”规划,组织制订橡胶强国奋斗目标和框架意见。
   
为认真总结橡胶行业“十一五”以来的发展经验,贯彻国家关于科学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环保等产业政策,研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度影响,协会组织橡胶产品和原材料等15个行业的近百名专家,在各有关分会(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通力协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几经修改,正式印发了橡胶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本纲要一是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行业发展建议,二是提供给企业用于指导发展。
    由世界橡胶工业大国向强国发展,是中国橡胶工业提升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是我国橡胶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奠基期和机遇期。协会通过组织专家组及有关力量,开展研究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初步提出了建设世界橡胶工业强国的十大战略设想,组织开展了建设世界橡胶工业强国框架意见编制工作。
    二是组织应对重点、热点事件,促进行业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2011年,行业面对的重点、热点问题较多,突出的有两个:天然橡胶等原材料价格暴涨,天津锦湖轮胎事件及其引发的轮胎质量提升问题。
    为应对天然胶价格暴涨,轮胎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严峻局面,2011年一开年,协会在北京召开重点轮胎企业经济运行紧急分析会,分析形势,商讨对策。会后,协会通过正式报告、媒体舆论、内参以及企业联名呼吁等形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进行政策和市场干预,抛售国储天然胶,取消天然胶进口关税等行业诉求,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务院责成发改委、工信部提出调研意见,协会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情况、建议。
    “3.15”天津锦湖轮胎质量事件曝光后,不仅在全行业引起强烈震动,轮胎质量问题在全社会也引起的极大反响和关注。为此,协会及时在网站、报刊上表明态度,说明情况,提出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要求,在正确引导舆论、引导企业上发挥了作用。协会还在北京召开轮胎企业提升质量及加强自律座谈会,请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有关领导到会指导。会议就吸取天津锦湖事件教训,提高轮胎企业的质量意识及管理水平,加强诚信和规范经营以及轮胎标准、轮胎召回、行业入门门槛、市场监管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发出了轮胎行业自律倡议书。此后,协会还积极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轮胎质量提升活动。
    三是推动杜仲胶产业的发展,缓解天然橡胶高度依存进口的局面。
    目前,我国天然胶进口依存度高达80%,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橡胶工业平稳、安全发展,尽快寻求天然橡胶的替代产品成为橡胶界的当务之急。杜仲橡胶作为新型天然橡胶,是除三叶橡胶之外世界上唯一具有开发前景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
    协会2010年底成立了杜仲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并于2011年3月牵头组建了杜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我国杜仲种植、产业发展以及杜仲综合利用的现状,形成了以杜仲胶及其应用为龙头的杜仲大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案。国家发改委2011年4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本)》中将“杜仲种植生产”和“新型天然橡胶的开发和应用”列入鼓励类目录中,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杜仲产业的重视。此外,国家发改委已经对部分杜仲产业示范点给与支持。
    四是扶优扶强,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按“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协会将大力开展扶优扶强和品牌建设活动,在3月份于青岛召开的中国橡胶年会上,协会隆重推出一批产品质量好、市场信誉度高、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百强企业以及协会推荐品牌、诚信轮胎经销商和诚信橡胶贸易商。此外,协会还积极引导地域性品牌的建设,对三门、天台胶带工业城和宁海汽车橡胶部件产业基地进行了复查,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是开好工作会议,商议行业发展大计。

3月中旬在山东青岛召开了七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议,通报了协会组织编制中国橡胶工业“十二五”规划等重要工作。

10月27日在贵阳召开主席团会议,完成了主席团企业执行主席换任;研究橡胶强国战略,研讨行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协会主席团设立以来,在提高协会决策能力、引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几位企业执行主席在行业遇到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时刻,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月8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协会2011年常务理事会议,对协会几项重要事务工作进行了审议。另外,部分重点轮胎企业的代表还进一步研讨了应对贸易争端的措施。

六是搞好会展考察,搭建交流平台,提升行业影响力。

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会展。3月16日,在青岛隆重举行了2011中国橡胶年会暨中国橡胶展。会议以“新起点、新战略、新发展”为主题,首次采取了全新立体会展模式。会议呈现几大亮点:发布建立中国橡胶谷,为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途径;成立杜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杜仲橡胶在未来的工业化应用拉开了序幕;与产胶国联盟交流,共同探讨稳定天然胶市场大计;隆重发布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协会推荐品牌产品、诚信橡胶贸易商和诚信轮胎经销商,推动中国橡胶行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11月9日,在南昌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暨世界橡胶工业强国战略发展论坛,主题是“节能、环保、质量、管理、效益”,旨在加强橡胶企业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全面实施强国战略,将中国由世界橡胶工业大国打造成橡胶强国。同期举办的第四届中日橡胶技术交流会,就当今世界橡胶技术领域最新材料开发应用及技术进展进行交流。

组织对外考察,促进国际交流。协会安排组织了赴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及欧洲4个对外交流考察项目。分别参观了莫斯科国际汽车及零配件展、悉尼亚太国际矿业展、美国橡胶展以及法国国际摩托车和自行车展;参观考察了俄罗斯欧化集团异戊二烯合成加工研究等6个实验室以及俄罗斯雅罗斯拉夫尔轮胎厂、阿克隆大学橡胶实验室、东洋轮胎美国工厂、意大利橡塑机械制造厂家等;与俄罗斯西布尔集团总部、澳大利亚橡胶与塑料协会、芬纳邓禄普墨尔本总部、澳大利亚猎人谷矿业集团以及美国固特异总部、阿克隆大学、意大利塑料和橡胶加工机械和模具制造者协会、法国橡胶协会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参加考察的企业均感到收益极大。

七是建设中国橡胶谷,引领我国橡胶工业强国之路。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四方区政府、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年初在青岛签订了共建中国橡胶谷的战略合作协议。在3月份青岛橡胶年会上,隆重推介了橡胶谷。橡胶谷将以全新的模式构筑我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平台,将有力促进中国橡胶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速品牌建设,加速我国橡胶工业向强国发展的进程。

10月16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驻橡胶谷办公室、胶管胶带分会、胶鞋分会,中国杜仲胶科学研究院进驻橡胶谷。协会今后将借助橡胶谷的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机构,为企业、为政府服务的功能将进一步加强。

八是与三国橡胶联盟举行第二次对话,就稳定市场交换意见。

3月15日,在2011中国橡胶年会和中国橡胶展即将开幕的前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与三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橡胶联盟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举行了第二次对话会议,就过高的天然胶价格和稳定天然胶市场交换了意见。双方均认为,天然胶价格及市场的稳定,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应该面对难题诚恳交流,共同解决。

九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认真做好分支机构换聘准备工作。按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分支机构管理细则的要求,认真做好分会(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和理事长的换聘准备工作。目前,骨架材料、胶管胶带、助剂、橡胶制品、营销、废橡胶综合利用、乳胶等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已按期完成了理事长单位和理事长换聘工作。

改进统计工作,更为及时、全面的发布行业统计信息。2011年开始,协会以电子版形式向常务理事等有关单位及时发送协会统计分析报告,并在分析报告中增加了轮胎销售价格状况、汽车产销状况、天然胶及复合橡胶进口状况以及大宗原材料价格状况等分析。

加强《中国橡胶》杂志社和中国橡胶网的建设。充实了人员,进一步发挥刊物、网站的协会窗口和交流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