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网讯 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承担的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委托研究课题——《绿色轮胎产业发展研究》,4月9日在广州召开的《绿色轮胎产业发展研究》课题总结论证会上通过了验收并结题。同时,中橡协在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组织制定《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并研究和编制《绿色轮胎企业自愿声明制度实施办法》,在行业推行绿色轮胎非强制性分级。
该课题是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关于委托开展绿色轮胎产业发展研究的函”(工信部原材料司函[2012]18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有关轮胎和原材料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目前已完成了产品指标、绿色工艺、资源能源环保指标和环保原材料指南等课题的研究报告。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肯定了课题研究成果,并对下一步绿色轮胎产业发展提出了要求。课题组成员、有关轮胎、原材料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为贯彻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和低碳绿色的工业发展方针,进一步推进中国绿色轮胎产业发展进程,在双钱、三角、华南、风神、杭州中策、玲珑、贵州、米其林等轮胎公司和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朗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了此次课题研究,其目的是让中国绿色轮胎尽快市场化,迅速提高中国轮胎的质量水平,扩大国产高端轮胎的比例,适应国内消费者选购优质轮胎的心理要求,稳定高品质轮胎的出口需要。
中橡协于2012年初即着手制定绿色轮胎产业化工作方案,并在3月召开的中国橡胶年会期间,组织重点轮胎生产企业进行座谈讨论,对发展绿色轮胎形成了共识。经过对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协会于去年4月下旬,在京召开了绿色轮胎产业化工作会议。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绿色轮胎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对课题内容、参加企业、职责分工和工作进度作了安排。有10家中外轮胎公司、原材料公司和研究院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专家代表了当今中国轮胎生产、技术、检测和原材料研究的最高水平集合,特别是米其林公司和朗盛公司的参与,给课题研究在轮胎制造和环保原材料方面带来新的理念。在半年多的工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共组织了4次相关问卷调查,在轮胎会员企业的支持下,得到了部分有价值的数据反馈。期间召开了1次工作会议,3次分课题组长工作协调会和多次分课题数据沟通交流,组织课题成员赴欧洲对绿色轮胎和绿色材料发展进行现场考察和培训。参加了由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的与欧盟、日本等国家共同召开的轮胎圆桌会议,交流讨论了发达国家在绿色轮胎方面的发展进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最终形成了国内外轮胎产业概况和发展绿色轮胎的意义、绿色轮胎产品指标要求、绿色轮胎推荐工艺条件、绿色轮胎能源和资源指标、绿色轮胎环保原材料推荐指南目录等5个课题报告。
课题结论表明:国内现已具备扩大发展绿色轮胎产品的基本条件,应在本课题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协会将抓紧开展以下工作。
一、研究和制定《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使之形成行业自律的法规,并按此标准和试验方法规范绿色轮胎生产。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在适当时候将此自律标准升级为行业或国家标准,以提高其技术标准的权威性。
《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将遵循节能、环保、安全的产品技术特征和绿色制造、绿色使用的原则编制,预计2013年底前编制完成并发布实施。
二、为在行业推行绿色轮胎非强制性分级,研究和编制《绿色轮胎企业自愿声明制度实施办法》,同时明确与之配套的室内外试验条件、试验规程等配套措施。对尚不具备条件的试验项目,要提出相应的等同等效解决办法。
在完成课题成果的基础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将在适当时机启动“绿色轮胎非强制性分级”工作程序,以《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为技术依据,根据绿色轮胎产业发展指标,对绿色轮胎进行产品分级并加贴标签向社会推荐。同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绿色轮胎产业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
三、研究设立“绿色轮胎技术支持中心”,协会与具备条件的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签定合作协议,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发挥其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利用其较好的试验条件,为行业绿色轮胎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是承担标准规范制定、技术咨询、培训讲座、资料信息汇总发布、制定绿色轮胎非强制性分级标准和工作程序等。
要继续完善和充实《绿色轮胎环保原材料指南》的编制工作,目前绿色轮胎使用的环保原材料大多执行企业标准,质量参差不齐。课题报告结果已提出按推荐使用、限制使用、淘汰使用三项原则及实施年限,下一步要继续充实完善,对绿色轮胎使用的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补强材料、骨架材料、加工助剂等30种主要原材料按三项原则分门别类梳理列出,提出主要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接受原材料企业的产品进入指南,提供轮胎生产企业应用参考。
具备上述条件,是绿色轮胎企业自愿声明制度实行的前提条件,力争经过2年努力,有50%以上子午胎生产企业实现绿色轮胎生产,绿色轮胎生产企业轮胎年产量中有50%为绿色轮胎产品。同时,在轮胎行业形成一整套绿色轮胎生产工艺和标准化生产模式,加快行业科学发展的水平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进程,同时为国家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行业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