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普遍放缓,国内经济增长潜力下降,汽车产销回归理性增长,公路货物运输增速回落,我国轮胎产业告别了高增长时代,呈现出低增长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我国轮胎产业产量增速持续下降,从2010年15.1%的增速降至2011年6.05%和2012年3.07%的增速。
从经济增速、汽车产销、货物运输、外贸出口等条件来看,未来几年,中国轮胎产业增速将在5%左右,低增长运行将是一种新常态。因此,轮胎企业要逐步习惯和主动应对轮胎产业低增长态势,保持企业有质量、有效率、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轮胎产业低增长发展的基本成因
1.经济潜在增长能力的下降
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制约,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由原来的9%以上降至7.5%左右。今后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会保持在7%~8%之间。“七上八下”的增长区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2.汽车工业产销增速的放缓
在经济增速放缓、宏观政策收紧、一线限购城市逐渐增多等不利因素制约下,我国汽车市场回归理性,产销增速呈现微增长态势。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与上年相比(下同)分别增长4.6%和4.3%。中国汽车产销的微增长,对轮胎产业的拉动作用相应减弱,对轮胎配套市场需求相对减少。
3.公路货物运输增速的回落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导致了公路货物运输增速的回落。我国公路货运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公路货运量完成322.1亿吨,增长14.2%,增速回落约1个百分点;货运周转量完成约达6.0万亿吨公里,增长16.8%,增速回落约1个百分点。公路货物运输增速的回落,也影响了轮胎替换市场的需求。
4.外部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
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复苏进程步履蹒跚,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增多,外部市场需求不振,影响了我国轮胎的外贸出口。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2012年,43家会员企业出口轮胎交货量1.39亿条,增长0.7%;出口轮胎交货值718.33亿元,增长0.1%;轮胎出口率(值)为34.80%,增长0.08个百分点。
5.国内替换胎市场需求的减弱
生产技术的进步,产品质量的提高,使用条件的改善,超载现象的治理,循环利用的推进,轮胎翻新的增加等因素,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相对减少了替换市场需求。从市场调查情况来看,双钱集团、三角集团、贵州轮胎和普利司通(中国)公司等企业都投资建设了轮胎翻新项目,且经营运行的较好,全年翻新轮胎达8.3万条左右。
二、我国轮胎产业低增长运行的总体情况
2012年,我国轮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强化自主技术创新,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努力促进产业升级,保持了轮胎行业生产经营企稳回升,企业利润明显增加。2012年,我国轮胎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表现为:
1.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生产经营实现企稳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振,轮胎产销增速有所放缓。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统计显示,2012年,43家轮胎企业完成综合外胎产量3.26亿条,增长2.0%;销售3.24亿条,增长3.73%。需要说明的是,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跌,轮胎企业开工普遍不足,同时进行去库存化活动,从而使得销量增幅大于产量增幅。
2.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科技进步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2012年,轮胎企业普遍重视企业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角集团、玲珑集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利用国际科技人才,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在北美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面向全球中高端市场,进行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开发,逐步提升产业价值链,以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提升企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
为了应对欧盟技术壁垒,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开拓国际销售市场,双钱集团、三角集团、杭州中策等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进自主技术创新,开发节能环保的绿色轮胎,先后通过美国SMARTWAY认证,陆续实行工业化生产,相继进入欧美市场。通过开发节能环保绿色轮胎,来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轮胎产业升级。
3.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出口创汇同步上升
2012年,我国轮胎企业推进外贸多元化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巩固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在发展自主品牌出口的同时,努力扩大代工出口,保持了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实现了出口创汇同步上升。我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轿车胎出口量为151万吨,卡客车胎为233万吨,分别增长6.1%和13.1%;轿车胎出口额为58.8亿美元,卡客车胎为80.6亿美元,分别增长5.7%和8.9%。
4.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我国轮胎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产品,逐步压缩斜交胎产能,不断扩大子午胎生产,提高我国子午化率水平。2012年, 43家轮胎分会会员企业子午胎产量为2.87亿条,占总产量的88.17%,子午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产品结构优化不仅表现在产品从斜交胎向子午胎发展,而且表现在产品从有内胎向无内胎轮胎发展。
2012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数据显示,我国轮胎企业的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集中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我国大陆22家企业轮胎销售合计约为197.70亿美元,比2010年的167.27亿美元有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杭州中策公司率先跻身世界轮胎十强,使中国轮胎产业梦想成真。
5.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企业利润明显增加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汽车产销回归理性,致使轮胎市场需求不振。面对疲软的销售市场,轮胎企业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主动及时进行应对,实现了产销平衡增长。43家轮胎分会会员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055.71亿元,增长0.3%,其中内资企业完成1478.00亿元,增长2.4%。从41家企业数据看,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企业利润明显增加。销售利润率为4.85%,提高1.84个百分点。经营利润好于上年,主要得益于:天然橡胶价格降低,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三、我国轮胎产业低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主品牌竞争优势较低
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在国内外轮胎市场上,我国轮胎工业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就是品牌影响力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我国轮胎行业中除双钱、朝阳、万力等品牌外,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市场影响力、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还是很少。许多轮胎企业可谓是“有品无牌”,“有牌无名”,“有名无势”,其生产还是贴牌代工为主,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用;竞争仍以价格竞争为主,企业间常打“价格战”。价格战不仅在国内市场司空见惯,而且在国际市场时常发生。价格战的后果是损人不见得利己,频遭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既影响了我国品牌的声誉,也降低了我国产品的价值。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由于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基础较差,我国轮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较少;企业技术创新不够,行业技术外溢迅速,研发尚以模仿创新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质档次处于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进而使得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性过剩突出,科技含量比较低,竞争能力相对弱。这个问题,在经济增速较高,市场需求较旺,行业成长较快的情况下,矛盾往往被掩盖起来;一旦经济增速回落,市场需求低迷,行业成长放缓的时候,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3.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汽车产销回归理性,轮胎市场趋于低迷,产能过剩问题逐步突出。加之,由于产品结构升级迟缓,投资扩张只能在原有技术结构下形成的产品结构基础上扩大产能,进而形成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及产能过剩。目前,我国轮胎结构性产能过剩较为突出,品种主要是低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附加价值的普通型轮胎,而中高端产品比较少,差异化发展水平低。值得关注的是,现在,我国普通型轮胎投资项目仍在增多,其生产能力仍在扩张,过剩程度仍在加剧。产能过剩的危害,不仅对企业盈利、民间投资和市场需求具有负面效应,而且对资源配置、市场竞争和产业调整产生不利影响。
4.产品制造成本持续上升
随着我国轮胎产业迅速发展,产能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要素日趋紧张,使得产品制造成本上升,企业成本优势明显弱化。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成本、环保成本、能源成本、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等不断增加,轮胎的制造费用持续上升。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为46796元,名义增长11.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0%。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8752元,名义增长17.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0%。
5.市场竞争秩序乱象丛生
由于产业政策执行不力,行业管理规范不到位,工艺规范、产品自律、市场监管较滞后,加之,企业诚信意识薄弱,社会责任履行较差,过分追逐利润最大化,使得轮胎市场经营秩序乱象丛生。主要表现是:一是产品质量把关不严,非标产品充斥市场;二是技术模仿现象普遍,产品趋向同质化;三是营销依赖成本优势,价格比拼成为常态;四是技术服务水平较低,产品理赔矛盾较多;五是区域市场规范不够,边际窜货不断发生;六是终端零售以次充好,客户利益受到损害。
四、我国轮胎产业低增长应对的思路选择
思路决定企业出路,选择影响未来发展。在经济“弱复苏”的波动中和市场需求尚较低迷,企业如何应对轮胎产销低增长,核心问题是怎样选择生产经营思路,增强自主增长动力,提升市场竞争优势。针对我国轮胎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有利时机,应对产业低增长的经营思路为:
1.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但企业品牌知名度与此并不相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对自主品牌培育重视不够,品牌建设投入不多;二是企业对商品流通环节重视不够,大多以代工生产为主;三是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未能凸显产品的差异化;四是企业对品牌营销重视不够,良好的品牌形象没有树立起来。
在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自主品牌,就只能给国外企业作嫁衣裳,赚取微薄的劳务加工费。因此,我们必须推进品牌发展战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重视品牌产品培育,使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良好的安全性能、健全的营销渠道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品牌竞争力,将制造优势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品牌优势。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国际市场,而且可以拉动国内消费。
2.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价值
技术进步与升级,是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源动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轮胎企业普遍存在核心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研发能力薄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这说明,我国轮胎企业技术进步与升级还有较大的空间,我国轮胎产业还具有后发优势。因此,我国轮胎企业亟需重视科技经费投入,提升企业研发水平,推进自主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与升级,提高核心技术水平。同时努力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使产品尽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需要。
我国轮胎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应对欧盟轮胎标签法规,打破产品的技术壁垒,加快自主技术升级,开发出环保节能轮胎,并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轮胎质量,提高产品性价比,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促进轮胎产业升级,逐步在产业链中高端上,做到有品牌,有核心技术,有产业话语权。这样,才能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实施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
兼并重组是优化生产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一种有力手段。我国轮胎工业规模庞大,世界第一,但企业数量众多,小而分散,并且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轮胎企业多达500家以上,美日轮胎企业加起来还不到20家。我国轮胎行业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规模效应比较显著的大型企业,从而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优势不强、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
兼并重组是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加快集中的重要途径。赛轮股份、双钱集团等公司抓住市场低迷、产能过剩、行业调整的有利时机,按照国家轮胎产业政策,利用资本、技术、管理、品牌和通路,赛轮股份对金宇实业、沈阳和平,双钱集团对新疆昆仑相继实施了兼并重组,开启了中国轮胎的行业整合。
4.深化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产品性价比
成本优势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它对产品性价比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轮胎制造的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因此,我国轮胎行业都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深化企业成本管理,推进降本增效工程,增强企业成本优势,提高产品性价比。从企业成本结构来分析,降低和控制天然橡胶的采购成本显得尤为重要。
降低和控制天然橡胶的采购成本,可从四个层面来进行:从行业层面上来说,为了应对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探索建立天然橡胶市场稳定基金,参与天然橡胶期货交易,以稳定天然橡胶价格、稳定轮胎生产经营。从产业链层面上来说,企业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部分企业已实施“走出去”战略,到泰国投资设厂,进行天然橡胶收购、加工和经营,以降低天胶采购和使用成本,保障与稳定轮胎生产供给。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许多企业改进工艺配方,采取新材料替代,推进轮胎轻量化,进而减少或降低天然橡胶使用比例。从采购方式层面上来说,企业加强天然橡胶市场走势分析,改进天然橡胶采购方法,结合长约采购模式,制定科学的采购策略,降低天然橡胶采购成本。
5.开拓国际销售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轮胎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继续推进贸易多元化战略,开拓国际销售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思路措施为:
一是坚持开拓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面对行业产能过剩加剧,产品销售压力加大,要坚持两个市场齐头并进,在着力开拓国内销售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国际销售市场。
二是坚持自主品牌出口与贴牌出口相结合。我国轮胎出口除少数行业骨干企业以自主品牌出口外,大多数企业是贴牌出口为主。因此,应在扩大自主品牌出口的同时,继续增加贴牌产品出口。
三是巩固发展传统市场与开拓扩大新兴市场相结合。要根据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发展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开拓扩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四是坚持传统产品出口与“绿色轮胎”出口相结合。随着发达经济体逐步实施轮胎标签法规,倡导绿色消费行为,绿色轮胎需求将不断增大。在提升产品品质,进入高端细分市场,扩大传统产品出口的同时,要加快研发绿色轮胎,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扩大绿色轮胎出口份额。
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轮胎产业尚具有后发优势;与东南亚地区相比,中国轮胎产业的制造优势仍存在。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增强核心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品高端化;转变发展方式,延长产业价值链;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未来几年,中国轮胎产业保持5%左右的增速,既是可以预期的,也是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