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胶管胶带分会理事长
履新日期:2013年9月26日
职务:青岛橡六输送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总经理
煤炭、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与管带行业密切相关,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近几年发展较快,对胶管胶带产品的需求量快速上升,带动了管带行业的发展。同时,胶管胶带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加快推进行业规范发展势在必行。
本刊记者:首先请您谈谈我国胶管胶带行业的发展现状。
刘海青:一是受钢铁、煤炭等产业发展过快影响,管带行业产能膨胀过快、过大。胶管胶带企业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输送带产能扩张尤其明显,其中,全国输送带企业钢丝绳生产线短短几年由过去的30多条到目前近百条造成了国内市场供应远远大于需求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国外大集团、大公司均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增加了国内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新兴企业不断增多,纷纷加入竞争行列;部分轮胎企业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新增输送带生产线,加大了行业竞争;老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二是管带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使产品价格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持续走低。许多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惜代价争夺市场和订单,更多体现在价格的竞争,甚至是恶意压价,出现无序竞争,导致企业利润空间逐步缩小。个别企业为了谋取利润,甚至出现以次充好、降低标准等非正常手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目前,行业产能扩张的势头仍在继续,对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必将形成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是产品档次低,同质化竞争严重。低档次产品严重过剩,造成了对国家能源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四是产品质量、产品品质上差异较大,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正常竞争。主要原因是胶管胶带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初期投资要求不是太大,行业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统一管理,职能严重缺失,行业企业在执行标准方面各有不同。
五是我国企业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大企业相比,在工艺技术、管理水平、设备装备、自动化程度和产品档次等方面还处于较低层次,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出口产品档次低、标准低、价格低,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不了国外中高档市场的要求。企业亟需在管理、技术、装备、品牌培育方面下大功夫。
本刊记者:在实现强国战略、推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胶管胶带分会要做好哪些管理和服务工作?
刘海青:一是充分发挥好分会的主导综合、协调和服务作用,通过开展工作,取得政府决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调整、充实和完善分会的相关管理协调职能,加大对新项目的参与和管理力度,协助政府相关部门把好行业门槛准入关,有效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国家有限资源过度重复浪费。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收购的步伐,推动行业尽快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行强强联合,在未来几年之内要尽快组建起来4~6个大的输送带企业集团、2~4个胶管企业集团、2~4个三角带企业集团。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规范管理,加快推进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整体实力。
三是分会要通过总会积极开展工作,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争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并加强同国家质量和安全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加大对标准内产品的抽检力度,规范行业标准的执行力度。并将其纳入到行业名牌企业争创范围,逐步减少和杜绝非标产品和劣质产品流入市场。
四是督促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向安全、节能、环保方向升级换代,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从协会角度看,要积极协调,帮助企业争取政府对产品、产业政策的支持。同时,搭建相关平台协调组织好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五是做好品牌培育和推荐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品牌推荐要与产品结构相结合,与标准执行相结合,促使企业全面提高产品的档次,积极向下游行业宣传和推荐大而强、大而优的优秀企业及其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是实现强国战略要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标,找出差距和不足,进而制定措施,缩小差距,弥补不足。目前来说,首先要加强行业内部,特别是行业内大企业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标工作,各企业上报的相关资料、数据要真实,使参与对标交流的企业能从中找到不足和差距,有的放矢提高管理水平,逐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七是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并邀请相关上游、下游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和完善自律标准,同时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取消其会员单位资格。
八是在行业内部,在原材料供应商中推行建立战略合作供应商关系。
本刊记者:改造和提升传统管带产业,需要在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有哪些动作?
刘海青:一是坚持对标国外先进企业、先进技术,加强与国外相关企业沟通和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技术,包括检测设备,加强制造工艺和技术的提升。
二是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和鼓励各企业加强与国外技术强企的交流合作。每年创造条件争取2~3次国外交流,加强管带行业的技术交流合作。
三是组织行业企业加强和机械行业、信息化行业的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机械、信息化行业最新技术,引导广大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传统管带行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是从分会角度看,对信息化、智能化要提出改造课题。从行业角度协调各企业间的沟通和协作。
本刊记者:为更好地为会员企业服务,理事会将在工作模式上有哪些创新?
刘海青:一是要加大与国外管带同行的联系、学习和交流。经常与国外同行企业进行交流与协作,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完善职能,并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分会的基础管理工作。
二是定期深入各企业搞好调研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协调服务。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及时摸底了解,给予解答或提供相关服务。
三是分会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的联系,每年至少有1~2次协会之间的交流活动,吸收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参与。通过加强协会间的联系,达到产业与产业间、上游与下游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四是定期征求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对协会的意见和建议。
五是压缩和控制理事和会员单位的数量,真正把分会理事会办成一个具有吸引力,更具行业权威性的行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