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中高档轮胎期待“山东造”
发布时间:2014/06/20    作者: 无    来源: 大众日报 订阅

山东生产了中国最多的轮胎,但绝大部分是低端产品,省内至今还没有一家能为20万元以上中高档轿车配套的内资轮胎企业。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十分关心山东轮胎产业的健康发展。在6月13日召开的全省轮胎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汇报会议上,郭树清指出,轮胎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看产量,更重要的是看质量,如果你的轮胎能为飞机配套、能为法拉利汽车配套,就是每年生产100条也要大力支持。

山东是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省份,轮胎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出口量连续11年居于国内首位。在2013年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山东有12家榜上有名。省橡胶协会会长张洪民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省轮胎产业起步较晚,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高端产品少、品牌知名度低、创新研发、检验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统计显示,目前,国内轮胎企业总数为500多家,山东有300家左右,其中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的小轮胎厂近一半。

轮胎行业被山东省确定为七大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之一,目前产能利用率只有64.5%,但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并扩大产能的意愿依然比较强烈。

“去年以来轮胎价格已经跌了30%,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要进入轮胎行业?还是认为轮胎有利可图,但这个利润是靠薄利多销堆出来的。”张洪民表示,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资料显示,2013年,世界轮胎业三巨头之一普利司通的销售收入达到200亿美元,相当于山东整个轮胎产业的收入。

今后一段时期,轮胎产业依然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省橡胶协会的分析显示,未来十年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印度市场对轮胎的需求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我国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省内一轮胎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快山东轮胎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削减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发展高端产能,低端产品要逐步淘汰,中端产品有序引导,高端产品则要鼓励发展。

以技术规范和标准引领轮胎产业发展。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建议,要限制行业内同质化无序状态,尽快制定出台轮胎产业标准,规范市场竞争。省质监局局长张宁波表示,要抓紧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山东轮胎技术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和全省的企业标准,对于不符合最低标准的企业和产能要逐步加以淘汰。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行业公共平台。目前,我省轮胎行业科研开发能力及技术装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亚洲唯一以橡胶专业为特色的青岛科技大学。省科技厅厅长刘为民说,行业公共平台建设要轻数量、重质量,并对整个行业开放使用,引导行业内的企业共同参与轮胎装备信息化、新材料研发等。

山东省轮胎骨干企业实力较强,必须更好发挥骨干龙头企业作用。山东将引导骨干企业以普利司通、米其林为标杆,通过技术升级、整合资源、加强配套合作、兼并联合等方式做强做大。省商务厅厅长王华表示,支持轮胎龙头企业走出去,加快国际化布局,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品牌合资合作。

轮胎产业节能减排也是社会十分关注的事情。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召峰说,轮胎产业的能耗和污染问题不仅存在于生产过程中,与原材料和助剂的不同也息息相关,今后高校软控将在这些方面加大研发力度。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表示,环保部门将严格执行产业标准,加大轮胎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力度。

郭树清强调,发展轮胎产业要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发挥好政府作用。轮胎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提升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要整合利用信息设施和资源,促进共建共享,以信息化推动产业整体提升。政府方面要加强规划引导,做好行业发展公共服务,尽快出台我省轮胎产业标准。同时,要从节能环保、安全生产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