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中橡协:积极组织行业应对美对华轮胎双反
发布时间:2014/07/15    作者: 杨宏辉    来源: 中国橡胶网 订阅

中国橡胶网讯   美国时间6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华盛顿举行了关于中国输美乘用及轻卡轮胎产业损害调查初裁听证会。听证会历时5个半小时,ITC听取了美国申请方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和中国轮胎行业应诉方代理律师的全面陈述。目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正在组织国内轮胎行业积极应对,并全力以赴组织应对材料,向ITC提交全面的法律抗辩意见书。

中橡协秘书长徐文英表示,USW提出特保案结束后中国轮胎出口美国大幅增长,损害了美国轮胎企业的利益,并波及当地工人的就业岗位,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通过对美国海关数据的分析,可以证明特保案限制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但是从泰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大幅增长,填补了中国退出的市场空白,美国本土产品的市场份额基本没有增加,根本就没有达到USW所要求的保护其国内产业和提高就业率。
以数据为例,2010年美国轮胎市场份额,美国占54%,中国占15%,泰国、韩国、印尼、墨西哥和中国台湾等5个国家和地区占19%,日本等其他国家占12%。2012年特保案期间,美国占比56%,中国下降到8%,泰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提升到20%-22%,日本等其他国家上升到14%~16%。而特保后,2014年,美国占比下降到45%,泰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占比19%,中国提高到12%,但日本等其他国家则上升到24%。因此,特保案虽然阻止了中国轮胎进入美国市场,但美国并没有从中受益,反而是USW自己制造了麻烦,又培养出更多的竞争对手。
另外一组数据更加说明问题。以2011/2008年美国海关数据为例,美国从中国的轮胎进口量下降了47%,但从泰国的进口量增长了140%,墨西哥增长了89%,韩国增长了57%,印度尼西亚增长了72%,中国台湾增长了46%,而美国轮胎总进口量仅增长了1%!
分析中国海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轮胎出口企业的构成,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绝大部分,国企占的份额相对较小,也比较稳定。从近年的数据看出,很多外资企业在特保案期间可以快速将其对美国的出口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生产,使其保持对美出口总量。
徐文英说,分析美国进口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轮胎与其他国家轮胎在美国的价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近两年价格下降,是因为原材料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降所致,其他国家轮胎的价格也都是下降趋势,并不是中国轮胎倾销。
国内业内人士也表示,近几年,美国的轮胎企业都在纷纷新建和扩建轮胎厂,整个行业的开工率和利润都还不错,且中国涉案产品与美国产品的细分市场不同,根本不构成竞争。而且,正是因为特保案只是对中国的选择性惩罚,忽略了市场需求和经济成本,加之美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使特保案结束后美国市场对中国轮胎需求大增。
双反不仅对中国涉案企业有影响,其实对美国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中国产品不能出口美国,美国的代理商没有订单,也将会影响美国流通领域的人员就业。如代表美国轮胎经销商的美国轮胎工业协会(TIA)和2009年对特保案的态度一样,日前再次对USW的双反提议表示反对。TIA指出,如果双反措施得到执行,并导致中国轮胎进口量下滑,那么美国的轮胎市场将被扰乱,并会对消费者和TIA的成员企业造成巨大损害。
徐文英介绍,有了前几年应对特保案的经验和教训,这次中方应对美国双反更加积极有序。在详细分析USW起诉材料的基础上,目前中橡协正在积极组织应对资料,搜集更多数据,协助律师准备全面抗辩文件。
据了解,ITC计划于7月18日作出初裁,判断是否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中国轮胎的进口对美国轮胎企业造成了实质损害,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