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讨论2015年轮胎市场的走向及轮胎经销商的发展趋势,今天,记者将从价格、产品、电商、厂家等几个方面做出分析,“市”在人为,希望能帮助各位大侠对2015年轮胎市场做出预测和把握,而不是坐以待毙等待市场来裁决今后的发展!
轮胎价格:轮胎价格继续探底,在2015年上半年难言反转。
1、供大于求是价格向下的主动力。经历10多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投资“井喷”后,我国轮胎无论轿车胎还是载重卡车胎都出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过剩,即中低档同质化轮胎过剩,而高端及绿色轮胎仍有缺口。库存量普遍在1.5至2个月生产量。轮胎企业开工率不断走低,跌落至年内低点水平。我国轮胎集中度相对不高,低开工率及高库存容易使企业不让市场让价格,相互压价,导致价格重心向下。
2、价格下降还有一定空间。天然橡胶价格从2011年5月近36000元/吨下降至现在的近13000元/吨,下降幅度高达63.9%左右。同期轮胎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轿车胎价格指数下降25.5%,卡车胎价格指数下降30.98%0天然橡胶占轮胎总成本近50%,从轮胎成本构成分析,我国轿车轮胎价格还有5%左右的下降空间,卡车胎下降空间相对较小,大约1%~2%。这也是近期轿车轮胎价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卡车胎的主要原因。
3、价格下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橡胶等原材料成本传递到下游轮胎行业有一定的时间差。从传统经验看,这个时间差在6个月以上。现在橡胶仍在继续探底,最多算是处在底部区域,橡胶价格还未现反转迹象。按经验推算,我国轮胎价格企稳或向上还需要6个月以上时间。尽管随着传统春节到来,交通及运输出现高峰,对轮胎的需求量增加,轮胎价格下降幅度会减小,但下降仍是主基调。
综上所述,我国乘用胎价格总趋势下降,预计下降幅度在5%~10%,主要视美国对我国乘用胎“双反”情况而定。卡车胎价格仍将有小幅下降,幅度在2%左右,已接近底部。轮胎价格反转,乐观估计要在明年下半年。
轮胎产品:轮胎新品不断推出,技术附加值成产品主要竞争力
根据今年各大展会及轮胎企业发布的通稿来看,2015年轮胎企业会陆续推出针对细分市场的轮胎新品。比如米其林的自动修复轮胎也已确定于2015年登陆市场,而米其林Tweel无充气轮胎已经量产。普利司通除了无空气轮胎,也推出了窄轮胎技术——这是和无空气背道而驰的技术。就2014年国内轮胎企业在术研发上的努力来看,2015年国产轮胎企业也将在原配、替换市场与国外轮胎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如风神轮胎、玲珑轮胎、双枪轮胎等。尽管国内轮胎产品技术与国外企业仍有差距,但就以其发展进程来看,2015年国内轮胎企业可以实现更大的进步。
轮胎电商:电商依然火爆,线上解决价格线下解决服务
2015年轮胎电商热度会继续走高,但由于线上轮胎品类较少,同时安装与服务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于是线上积极联合厂家及线下安装点的合作模式会在2015年积极开展。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进驻电商平台的轮胎商家越来越多,电商领域的价格战将更加激烈。无论是电商、厂家还是经销商,“线上 线下”一体化的无缝式对接,都将是其在2015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轮胎经销商:产品优势降低,服务成制胜关键
盈利是第一要务,2015年死守轮胎买卖的经销商该停止了。
在2015年,轮胎经销商与厂家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但是由于轮胎价格走低及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销商单靠轮胎产品而赚得得利润将越来越少。其次,由于轮胎电商的发展,线上线下合作共赢模式将成为经销商、零售商的不错选择。第三,由于轮胎产品带给经销商的利润降低及汽车后市场的潜力不断扩大,增加服务内容和丰富产品品类将成为轮胎经销商和零售商未来发展的趋势。第四,轮胎经销商需要通过媒体及社交互动平台提高自己在渠道的影响力。
轮胎厂家:优胜劣汰,厂家将“大鱼”吃“小鱼”
目前轮胎厂 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的;第一梯队的来自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等国际的全球霸主控制,第二梯队是国际上很有竞争力的品牌比如佳通、东洋、韩泰等,第三 个梯队是国内比较有些历史的工厂比如风神、泰凯英、双钱等工厂;另外的最后第四梯队就是些后起之秀的厂家,尤其以山东东营为代表的工厂车间群。
就市场走势来看,轮胎行业的大鱼吃小鱼现象在所难免。通常可能有一下几种形式:兼并融合(谁购买谁不好说,一定会消失一部分);部分工厂沦为代工厂(类似于贴牌);有些甚至沦为批发商的代工厂;相互持股(比如金宇和盛泰交换持股等等)。
2015年及未来轮胎行业总趋势
2015年轮胎营 销将由高价格、高毛利转向低单价、高占有;许多传统的渠道和商家将会因未来的变革而消失;产融结合、物贸结合、服务营销将是盈利的主要途径。有专家预计: 大品牌的渠道层级将进一步减少,零售商的价值将进一步增强,因为得益于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强大号召力和在全国范围内众多品牌经销店支持配送和安装服务,强势 厂商主导的电商平台将会得到较快发展。同时,轮胎交易服务类型平台也将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因为中国轮胎厂商品牌众多,弱势品牌只有大幅缩短渠道环节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这也为中介平台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