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那么多铺天盖地的企业,就想要几家顶天立地的企业。另外也不希望机器人(103.840, 5.98, 6.11%)在国内像其他有的产业一样,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到处都是机器人产业,我们希望应该有相对集聚发展机器人的区域。”
近日,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一届四次成员大会暨产业链协作交流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作出了上述表述。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中国的机器人需求呈现了井喷姿态,推动着工业机器人销售持续向好。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 市场。
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国务院刚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个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而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系统。智能装备中的机器人,特别是智能机器人,是重中之重。
中低端机器人井喷
“从中国沿海的反映看,量大面广,说对机器人的需求‘迫切’,并不为过。”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认为,除了汽车和传统的电子行业,我们国家量大面广的制造业,是今后工业机器人发展,甚至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一个主战场。
基于上述判断,中国希望到2020年打造出2~3家龙头机器人企业,培育5~8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到2030年同样是关键零部件的拥有量要 进一步提高,打造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国产化达到80%。到那时候,人机协同新一代工业机器人要实现小批量生产,并且开始示范应用,要有1~2家企 业进入市场前五,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宋晓刚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将着重发展两个方向:一是工业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系列化产品的产能提升,来推动工业机器人的产能化运用,来满 足我国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二是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开发智能机器人,积极应对新能源科技产业变革的新挑战,来不断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 力。
“在我的心目中希望将来能培育几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我不想那么多铺天盖地的企业,就想要几家顶天立地的企业。”张相木说。
愿望是美好的,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张相木介绍,目前国内机器人的发展状态是,中低端的机器人中国的进展很快,包括三四轴的中低端的机器人销售也很快,但高端六轴以上的机器人还主要是进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发展,还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眼里,目前很多企业做的机器人,无论是三轴还是两轴,不能说跟机器人没有关系,但“跟今天谈的日本以后要发展的机器人、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工业4.0里面这些机器人是没有关联的”。
实际上,现代机器人是一个高技术的词汇,但中国现在做的很多机器人,大多是戴着“帽子”的“高新技术”,帽子拿掉以后可能就不是高新技术了。“假如把机器人仅仅局限于一个机器设备或者机器装备,对不起,未来是不可能发展的。”曲道奎说。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工信部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表态将不遗余力地支持自主品牌机器人的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撑。
借机弯道超车
目前,机器人的发展基本还是延续了制造业或者装备制造业过去几十年走过的路,一开始还是从低端开始逐步到终端,有的是从引进开始,或者有的只做本体或者做一些组装,关键还是靠进口进行发展的。
张相木并不太赞成这样的路径,在他看来,“因为我们已经有了30多年改革开放和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如果每一个新领域都沿着这条路从零开始走一遍,我们会永远都跟在别人后面”。
“发展机器人也要有弯道超车的想法,不要亦步亦趋地慢慢走,否则我们走到一定的时候也会被淘汰的。”他说,他更希望企业家能够在技术上提出目标,“目标再高我都欢迎,我们去给你创造一些条件,达到这样的目标”。
据了解,工信部已经印发了一个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还利用各种渠道,对机器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作了一些支持。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工信部也跟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一起推进国家机器人标准化的工作。
据张相木透露,下一步工信部还要组织力量编制《机器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并希望利用一些渠道,把机器人的发展,特别是在研发或者提升产业能力方面能够尽可能争取列入国家支持计划。
他认为,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中国机器人是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的。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关键装备之一,由于它的发展是带有颠覆性的,对各国意味着机会平等,关键是“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