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危机正是大企业崛起时机
发布时间:2015/09/25 作者: 无 来源: 中国橡胶网
订阅

图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
轮胎企业“压力山大”
今年,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特别大,轮胎企业都在感叹出口不好,内销也不行了。这是为什么?最近有些经济学家也表示,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7月份,整个中国出口下降速度达7%。
对于中国轮胎行业来说,近3年来,轮胎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2012年、2013年、2014年也有经济不好的时候,但轮胎出口仍保持百分之十几的正增长。从正增长变成负增长,国内轮胎企业的压力显而易见。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主要面临三大压力:
一是美元升值,资金开始回流美国,造成中国资金链出问题和对外投资减少;
二是全球贸易在今年达到7年来的低点,各个国家都在尽量减少进口,而中国又是一个非常依赖出口的国家,轮胎企业40%依赖出口;
三是大宗原材料结束价格周期,美国从原油主要依赖国变成主要输出国,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造成胶价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出现通缩。
困境与机遇并存
中国经济需要改革,但改革的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需要4年左右才能走出深度调整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比较悲观,
其实,每一次经济调整的时候,就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开始崛起的时候。以历史为例,美国的苹果、微软、固铂,这些大公司都是在经济深度调整的时候诞生的。
对于中国轮胎行业来说,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危机,就是在危险中存在着大机遇。之前,中国轮胎产业发展的步伐太快,只低头搞扩张,现在,步伐放慢了,要开始思索到底该怎么发展。
中国轮胎靠价格竞争不能长远走下去。所以,业内都非常关注中国轮胎标签制度如何发展,以及怎么搞技术研发,让中国轮胎制造由大变强。
(轮胎世界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