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山东检验检疫局、东营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国首个出口轮胎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正式授牌并落户山东东营。
在此之前,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与山东检验检疫局共同签署《关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合作备忘录》,轮胎评议基地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该基地将依托东营轮胎区域资源和产业集群,发挥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山东检验检疫局和东营市人民政府三方的资源、职能和政策优势,集成“产学研政”多方力量,全链条参与轮胎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和应对工作。
此外,该基地将通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采集、分析评议、研究应对等手段,有效破解国外壁垒、帮扶轮胎产品顺利出口目标市场,同时借助其倒逼机制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轮胎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应用水平,促进中国轮胎产业健康发展。
山东是中国轮胎生产和出口大省,目前已有200多家出口企业,规格品种达数百个,产量和出口量约占全国的50%,行业里素有“世界轮胎看中国,中国轮胎看山东”的说法。
东营作为山东轮胎主产区,已建立全国首家国家级出口轮胎质量安全示范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在引领轮胎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以“安全、卫生、环保、健康”为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继关税、配额等传统壁垒后中国轮胎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
欧盟REACH法规、燃料效率标签法、美国“双反”调查等极大地限制了中国轮胎产品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以东营市为例,2015年轮胎出口额为26.28亿美元,同比下降26.5%。
据调查,大部分受访企业反映,遇到过不同程度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而限于人员不足、信息渠道有限、成本压力等原因,多数轮胎企业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应对,只能被动承受。
东营检验检疫局局长李本和认为,评议基地的落成,将有利于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应对,维护产业利益,为中国出口轮胎产业在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帮助产品突破壁垒,更顺畅进入目标市场。
据悉,该基地设在东营市,日常工作由东营检验检疫局承担,组织行业协会、企业与国外认证机构的专家开展相关研究评议活动。
检验检疫部门还将与东营市橡胶轮胎协会、广饶县商务局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出口轮胎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设,为轮胎出口企业提供国际贸易全方位、一站式的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