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赴欧考察团纪行之四
中国橡胶网讯 5月31日,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为团长的中橡协赴欧洲考察团一行8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欧洲轮胎制造商协会(ETRMA)举行了中欧轮胎企业标签研讨会。双方沟通了相互关心的问题,包括欧洲在实施标签制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欧洲标签执行的效果,沟通了中国轮胎标签工作的进展情况,交流了在实施标签制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了解了相互的关切,以及下一步的实施计划。
ETRMA秘书长Fazliet Cinaralp女士、欧洲轮胎轮辋标准组织机构(ETRTO) Nicolas de Mahieu先生、联合测试和装配中心(UTAC) Pierre Castaing先生等接待了中橡协代表团。米其林、普利司通(欧洲)、固特异、大陆、倍耐力等欧洲轮胎生产商和中策橡胶、玲珑轮胎、青岛森麒麟、浦林成山、朝阳浪马、山东丰源等中国轮胎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通过交流,代表团了解到,尽管欧盟是最早开始实施轮胎标签法已经正式实施了近4年的,而且之前他们其在技术的定义、检测方法的制定以及实验室校准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目前仍然在很多方面需要完善。而中国今年才开始实施自愿张贴轮胎标签,中橡协6月份正式发布《轮胎分级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解决。对中国轮胎行业来说,轮胎实施分级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现将中欧轮胎标签研讨会交流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滚阻实验室校准是最大问题
Fazliet对中橡协代表团强调,欧洲实施轮胎标签法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滚阻实验室的校准问题,现在实验室校准已经成为ETRMA的常规工作,而且必须2年校准一次。ETRMA在2011~2012年进行了第一次实验室校准,2014年进行了第二次,2016年将进行第三次。
欧委会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专门进行做滚动阻力校准的专家组,Pierre是专家组组长,他详细介绍了欧盟实验室网络的校准工作。
Pierre强调了滚阻实验室校准的重要性。在欧盟1222法律中,滚动阻力是以绝对值为基础,由于测试的实验室、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不同,都会导致滚阻数值得出不同的级别,因此采用绝对值是有缺陷的,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滚阻系数,这就必须通过校准才能实现。另外,ISO28580也要求实验室要进行校准。
校准对于轮胎质量是否合格关系不大,但对轮胎评级有很大影响。因为只要在标准限值内轮胎就是合格的,但是如果因测试导致的差别大于轮胎级别的差别,轮胎分级时就可以差出一个级别。
Fazliet举了一个实例,他们选择5个实验室测试一组(14条)轮胎,不同实验室测量的数值差别达到1牛顿/千牛顿,差出了一个级别。这足以说明校准的重要性。为此,2010年在欧盟1222/2009法规下,欧盟成立了实验室工作组网络,共有10家实验室加入校准实验室网络,其中欧洲9家,日本1家。
Pierre介绍,实验室网络首先要确定校准的方式方法。根据ISO28580校准流程,是用一台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并得出指定值,其缺陷是一旦测试设备机器出了问题或维修,就会失去参考值,给测试带来很大困难。目前ETRMA采用1222/2009流程,先用10台测试设备得出虚拟值(平均值),据此再算出指定值。这个流程最大的好处是,如果一台测试设备出问题,不会影响其他参考设备,这是与ISO最大的不同。
具体工作步骤是,建立10家实验室网络,定义指定值,在网络中进行实验室校准。第一步,选5种轮胎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测试,每家实验室得出指定值(平均值),再根据指定值进行校准,每条轮胎取10家平均值。5种轮胎滚阻系数覆盖了所有乘用车(滚阻系数分别为6~10)。
由于一条轮胎在测试几次后,再测的结果与之前的就会不一样,因此要求轮胎企业要生产出10条性能或标准完全相同的标准胎,即每种类型10条轮胎,共检测50条轮胎。测试方法是,每种10条轮胎分别在10家实验室测试,每条做2次。
为了避免发生错误,同一类型的10条轮胎在一台设备上测试,得出10条轮胎的标准值,这个测试叫预测试。预测试非常重要,其目的就是使每一组轮胎能够形成标准化,知道它的值大概在什么区间内。
进入正式测试后,每条轮胎要测4次。由于每轮第一次测试的数值与其他值差别较大,因此将第一次数值去掉,取后面3次的平均值。50条轮胎测试的结果,C1和C2类轮胎的差异约3%,在-1.42%~2.21%之间,这是极限差。
Pierre说,他们曾经做过每条轮胎测试30次的试验,但均是第一次数值差别较大,以后数值基本平稳。因此最终选择每条轮胎测4次,一是不做重复工作,节省时间;二是降低成本。通过统计分析,其指定值最大的偏差在1%。网络的10家实验室关联性极大,没有哪家实验室出现偏差较大的结果。即使一个实验室有偏差,也不会影响最终的指定值。
Pierre介绍,在校准过程中,必须有数据的定义:比如什么时候取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什么时候去掉小数点,因为它会影响最后计算出来的指定值。通过校准之后,各个实验室最终测出的偏差远远比以前小,如C1、C2类轮胎以前的偏差能够达到12%,而校准后偏差只有4%左右。
中方技术人员关心,每家实验室是只有一个校准系数,还是每类轮胎都有不同的校准系数?Pierre答复说,每家实验室只有一个校准系数。这个系数是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对于5类轮胎的选择原则,一要覆盖轮胎不同的级别,二要覆盖不同的力,同时保证2个条件不容易。
Pierre说,在欧委会的网站有一页专门针对轮胎标签的内容,所有测试报告以及测试方式方法都可以在网站上查到。ETRMA每两年要做一次报告,因为每两年要对参考实验室重新校准。
任何其他实验室都可以通过欧盟的9家实验室进行校准,但是不能再进行二级校准,欧盟只认可一级校准。中国已有多家实验室与欧盟实验室进行了一级校准,包括青岛商检、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大、玲珑、固铂(上海)、佳通、双钱等实验室。
ETRMA反对对中国开发标准胎有异议
目前,中国有关标准部门委托中策橡胶和三角轮胎分别开发实验室校准用全钢胎和半钢胎的标准胎,这引起ETRMA极大的担忧,并将这个话题作为重点与中橡协代表团进行了交流。
ETRMA主要关心中国开发的标准胎采用什么标准,以及市场上出现第二种标准胎后,对轮胎测试工作的巨大影响。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任福君介绍了中国标准胎的开发情况。目前,这项研发任务刚刚下达,现在还在设计阶段,最终如何实施还没有确定的结论。“作为标准配套的一部分,我们自身也有很多担心,因为很多标准都依据欧盟,如果标准胎有所改变,很多数值就可能发生漂移。计划先做出来,再与欧盟比对,看看与欧盟的标准胎有没有固定的转换关系,差别有多大。”
Fazliet表示,欧洲的标准胎目前由米其林生产,严格按ISO标准做,这样才有可比性,而且目前轮胎湿地抓地力、滚阻等都是靠标准胎来检测。另外,出口到欧洲的轮胎,必须满足欧洲的条件,欧盟只认可米其林生产的标准胎。
徐文英对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说明。中国轮胎市场很大,对标准胎需求量大,如果生产自己的标准胎,可以配合中国轮胎标签实施,降低轮胎企业的检测成本,方便使用,同时促进中国轮胎行业的技术提升。中国的标准胎肯定要与米其林的标准胎进行校准,将来在中国市场贴标签的轮胎,就可以使用自己的标准胎,出口欧洲的轮胎可以继续使用米其林的标准胎。不过这项工作刚刚开始,能否达到标准目前还在尝试,向这个方向努力。在标准胎生产出来之前,还会继续使用欧洲的标准胎。
但是,对于标准胎的问题,中方的观点没有得到ETRMA的认同。Fazliet提醒,在技术上,当有不同的标准胎时,就要建立新的法律法规,需要调整由于温度、摩擦等原因导致的数值上的差异,要有新的技术重新校对。她说,目前世界上只有米其林生产标准胎,没有第二种标准胎。如果出现两种标准胎,就会带来极大的麻烦,必须开发新的技术,产生很大的费用,所有的轮胎都要做两个标准,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对全球都有很大的影响。
Fazliet表示,生产标准胎有很多要求,有技术能力、物流、原材料等问题,米其林满足这些条件,有能力生产。而且欧盟对标准胎生产有严格规定,不能以盈利为基础。标准胎贵,是对任何人都贵,包括米其林,因为本身成本就这么高。如果中国再做,会重复花钱。
徐文英表示,会将ETRMA的意见转达给中国相关部门,多方讨论,慎重实施。
欧盟关注中国三方机构贴标签
Fazliet表示,他们了解到,目前中国在轮胎标签方面,中橡协(CRIA)、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和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机构在平行采取行动。“我们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问题非常关注,各方到底在做什么,大家的关系是什么?”
徐文英解释,目前各方都在从不同的方面都在推动中国轮胎标签工作,三方各有不同的侧重,一方是轮胎行业的代表,从整个行业推动;一方侧重汽车OE;一方是国标制定机构。将来轮胎标签一旦成为法律,肯定只有一个标准。
中国轮胎标签制度是由CRIA最早倡导的,已经进行了4年的工作。CRIA是轮胎行业的代表,实施轮胎分级也是轮胎企业的提议,由各家轮胎企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进行标准制定工作,并于6月15日正式发布《轮胎分级标准》及标签式样、《轮胎标签管理规定》,9月份将正式实施自愿张贴标签。
目前CRIA与中汽中心的不同之处是,中汽中心要求在贴标签之前必须先在指定的实验室检测;而CRIA是只要经过第三方检测,企业就可以自愿贴标签,然后通过市场抽检,加强事后监督。
Fazliet说,他们了解到中汽中心的标准与CRIA不一样,比如加入了里程的要求,如果一个国家出台两个标准对国内外轮胎企业会造成困扰。徐文英表示,我们希望标准与欧盟越贴近越好,因为这样可以降低轮胎企业的检测成本。
中国欧盟都将加强市场监管
Fazliet介绍,市场监管不是协会的工作,在欧盟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管。今年4月,由欧盟14个成员国轮胎监管机构共同发起、PROCEF协调,开始2016~2017年两年的轮胎市场监管和测试行动计划,包括比利时、保加利亚、德国、波兰、西班牙、瑞典、土耳其等国家。一是检查至少15000条轮胎的标签,二是抽查至少1500条轮胎提交的文件,三是至少测试150条轮胎。其中,15000条轮胎都在销售点检查,主要检查贴的标签与提交的技术文件是否相符。至2017年底会提供行动最终报告。
至目前,ETRMA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制作了指南,对相关机构人员进行了培训,落实检测实验室,但尚未开始检测。有些国家,如德国、比利时已经做了一些测试。
CRIA制定了《轮胎标签管理规定》,正在建设数据库网站,同时将成立一个委员会,一旦轮胎企业的申请被接受,将自动打印属于自己公司的标签,有自己的条形码。消费者通过扫条形码,就可以在网站查到轮胎信息,并且如果有问题可以据此向有关机构举报。
徐文英介绍,轮胎企业将自己决定轮胎是哪个系列,自己在第三方检测,自己贴标签,但协会会与监管部门配合加强后续监督。如果标签的信息不符合实情,可以在市场抽查轮胎,不合格要被惩罚。CRIA也不能直接进行市场监管,但可以搜集信息,提供给相关监管部门。
Fazliet对CRIA的工作表示赞赏,并表示目前欧盟还没有数据库网站。“可能以后欧委会会要求我们建立,但现在没有。”她说。
中方关注欧盟的技术和政策
代表团关注欧盟是否对生产高标准级别的轮胎有政策支持,欧洲消费者对标签法的态度。Fazliet介绍,关于政策支持这块,欧盟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法律是欧盟做的(制定的),但执行是国家层面(各欧盟成员国)的工作,所以优惠政策也是各国分别制定的。比如德国今年有新规定,针对卡车鼓励使用汽车厂原配C级及以上的轮胎,政府返还80%(50%)的轮胎购买成本,。但这项鼓励政策是在德国整体节能计划下的一项内容,不是只针对轮胎,而且政策每年都不一样,明年德国可能还会有新的政策。
关于标签法在欧洲市场对消费者的影响,欧盟近期有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认为标签法没有达到原来的预期效果,消费者主要还是关心价格。对这份报告,虽然ETRMA认为不太全面,因为这次调查取样主要是针对北欧国家,这些国家比较繁荣,人民受教育程度高,消费者安全意识比较强,所以本身选择轮胎的时候就已经很注意安全性,但报告仍提供了一项研究结果所以会更关注价格。
另外,中方对越野轮胎在欧盟市场是否需要贴轮胎标签非常关注。ETRMA解释,全路况越野轮胎(AT)目前欧盟还没有专门的标准,因此轮胎分级有很大的问题,AT轮胎只能按常规的规格标准来确定是否需要贴标签,如规格属于C1类轮胎就按C1类轮胎标准贴标签,但至少两种情况可以排除:一是非公路使用,二是特殊使用,这些用途轮胎都可以不用贴标签。ETRMA建议中国制定标签时应该考虑,AT/MT轮胎,这类轮胎在欧洲占比很小,可以不考虑,但在中国却很重要,市场很大,但如果要贴标签,定义要非常清楚,这或许也是将来中国与欧洲标签的差异。
ETRMA对中国实施轮胎分级标签的建议,一是制定标签法律法规时,一定要给予严格的技术方面的定义,这样才会容易实施。二是实施的时候,滚阻测试基础设施非常重要,不仅是测试的本身,还有测试实验室的校准问题,这是在法律实施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因为这是最终涉及信任的问题,要建立用户和生产企业的信任;还有就是成本,必须有一个非常稳定的体系,才能给予企业信任,降低成本。
ETRMA为各国的监管机构做了指南,指南对如何测试、选胎等,还有在市场应该采购多少轮胎,哪些企业有测试能力,做测试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都给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很详细,可与中方分享。Fazliet说,在欧洲,当你要进入市场时,需要提供信息,包括哪些信息是我们给监管机构的建议,哪些信息重要,在指南中都有建议。“虽然现在我们没有市场监控,但以后会有的,指南对今后的监控也很重要。”
徐文英最后表示,中国制定标签和后续执行监管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ETRMA是老师,以后还要继续保持沟通学习。Fazliet则表示,双方会继续合作,沟通信息,“我们希望中国只有一个轮胎标签标准,希望CRIA制定的轮胎标签标准能成为中国最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