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数据 > 行业报告
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如何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发布时间:2016/11/21    作者: 杭州华测瑞欧科技有限公司 庄琦    来源: 中国橡胶网 订阅

中国橡胶网讯   近年来,橡胶工业新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快,特别是非轮胎领域的橡胶制品发展更快,对企业要求越来越来高,正向功能化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866.6 亿元,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1883.5 亿元,增长4.6%

中国作为橡胶生产和消费大国,多种非轮胎橡胶制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橡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助剂和添加剂,由于加工助剂和添加剂的使用以及硫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等因素,使一些有毒有害添加剂、反应产物和降解产物可能从橡胶制品中迁移出来,与人体发生接触,带来安全隐患。此外许多橡胶制品存在设计危害,会对儿童或人体造成物理伤害,这些原因导致许多橡胶制品在走出国门之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下架召回等处罚。比如,前不久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官网上公布的一款中国产橡胶软球产品被要求召回(通报号:A12/0643/16),原因是该产品在德国市场销售时,其产品中DBPDIBP(邻苯类增塑剂)含量远超过欧盟REACH法规规定的阈值,该组分被认为对人体有生殖发育毒性。除REACH法规之外,走出国门的产品还面临许多类似的法规,我们将这类法规统称为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      主要技术壁垒

由于“双反”案件频发,“双反”调查已然成为贸易救济调查常态。数据显示,“双反”案件正逐步增加。专家表示,到20161211日,《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中规定的非市场经济方法将失效。不同于企业常接触到的“双反”,TBT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更新频率更快。

技术贸易壁垒简称TBT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等为由,采取一些技术法规、标准、包装、标签以及符合这些要求和确定产品质量及适用性能的认证和校验、检疫的规定和程序,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根据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的规定和程序、检验和检疫措施。

由于橡胶制品的特殊性,除用于常见的领域外,还可用于儿童玩具、电子电器产品附件、服装附件,而当橡胶制品被使用到这些领域时,除了考虑橡胶本身的危害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参照这些领域对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依据中国标准或国际标准生产的橡胶制品出口后便出现了不符合玩具指令、REACH法规等要求的情况。下面简单对非轮胎橡胶制品可能涉及的法规做一个梳理,见表1

 

1 非轮胎橡胶制品涉及的法规

法规名称

法规简介

橡胶制品较有可能涉及的受限物质

REACH法规

即“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是欧洲经济区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法规,其对进入欧洲经济区的产品有注册、评估、授权、限制的要求。

多环芳烃(PAHs)、环己烷、氯化钴等橡胶助剂、硼酸、重金属、阻燃剂、增塑剂等。

POPs法规

又称为POPs公约,全称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对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的有机污染物质提出限制要求。

短链氯化石蜡(SCCPs)、多溴联苯醚等。

德国GS认证

GS认证以德国产品安全法(GPGS)为依据,按照欧盟统一标准EN或德国工业标准DIN进行检测的一种自愿性认证,是欧洲市场公认的德国安全认证标志。

针对橡胶中可能含有的18PAHs物质。

EN 14682: 2014

即欧盟儿童服装安全标准。

主要对服装中较容易掉落而被吞咽或存在窒息可能的橡胶部件提出安全性设计要求,不合规产品将会被要求下架

EN-71系列标准

即欧盟市场玩具类产品的规范标准,包括物理和机械性能、易燃、化学等要求。

主要针对玩具中的橡胶部件提出物理、化学的安全性要求,不合规产品将会被要求下架。

RoHS2.0

即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提出限制要求的指令。

主要针对电子电气产品中的橡胶部件提出有害物质限制要求,被限制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邻苯类增塑剂等10类物质。

CPSIA

即美国消费品法案改进法案,对进入美国市场的所有消费品进行监管。

橡胶制品、含橡胶的制品中的橡胶部分也必须要满足CPSIA要求。

CP65

即加州65号提案,对进入加州的消费品提出有害物质限制要求,目前已有900多种物质受限。

橡胶制品、含橡胶的制品中的橡胶部分也必须要满足CP65要求。

近年,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发达国家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2013年,发达国家发布技术壁垒通报的数量占全世界通报数的比例并未有显著增加,欧、美、日、韩等四个国家或地区发布的技术壁垒通报总数为462项,占所有国家发布通报总数的21.64%,较2012年(492项通报)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2013年,以浙江省为例,产品出口上述四个国家或地区遭遇技术壁垒而遭受直接损失达20.56亿美元,占总损失额的56.95%,较2012年出口上述国家或地区遭受的损失额(18.83亿美元)占总损失额的比例(50.58%)有所上升。即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布的技术壁垒通报有所减少,但对我国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日益加剧,可见发达国家在国际技术壁垒领域的话语权日益增强。

2.     技术壁垒系统化趋势明显

世界各国日益倾向于构建技术壁垒体系来监管投放市场的产品,这些监管体系往往由法律、技术性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内容构成,使其对贸易产生的阻碍作用巨大且难以应对。较为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能源部能源节约计划、欧盟REACH法规等。

 

二、      如何应对TBT

针对各国多样的技术贸易壁垒,国人的合规意识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下架召回中得到提高,其自身希望能够满足出口国的法规、标准要求,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合规手段,如何应对成了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

1.了解产品和TBT

首先,应该了解自身橡胶制品的全物质组成。通过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及时索取传递产品组分信息,明确可能存在的高危组分,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其次,了解自身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用途,同一组成的产品用途不同时,其需要履行的责任义务也会有相应的区别,更甚是有些用途下的某一高危组分可以得到豁免,即不受TBT限制。最后,根据产品的用途去了解学习目标市场的TBT监管情况,结合TBT中提到的监管范围、受限物质、责任义务等方面来判断自身产品的合规性,防止被国外买家“欺压”等情况的发生。

了解TBT,了解自身产品组成,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出现问题的组分做出反应,避免不必要的调查费用,降低损失,并且可以利用合理的科技手段针对性的替换有害物质,为之后出口贸易做打算。

2.积极建立内部合格评定机制

企业应多参考国际标准要求、行业内的认证标识要求、出口国的法规、指令要求,结合上述技术资料在内部建立严格的产品安全评定制度或者标准,产品的安全评定可以是针对不同的市场,也可以做全球性的合规(全球性合规成本较大,优势也大)。制定严格的安全评定可能在初期提高了自身的成本,但是后期可以省去许多测试、认证费用,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中心和数据库,组织专门的人力、物理研究对外贸易技术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当然此举会提高企业运营成本,所以企业可以选择性加入第三方组织或政府组织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由第三方组织或政府组织将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企业,以便企业有充分的时间对TBT的更新做出反应。

4.强化专业机构、社会组织与企业间的互动机制

以浙江省为例,当前浙江省内社会组织或专业机构与企业间的技术壁垒信息通道尚不畅通。根据随机抽取该省615家出口企业调查结果显示,38.67%的企业从客户处获取技术壁垒相关信息,18.78%的企业从检测机构处获取技术壁垒信息,13.69%的企业通过政府通告获取技术壁垒信息,10.55%的企业从协会获取技术壁垒信息。然而,企业对社会组织与专业机构提供指导与帮扶具有极强的需求。调查受访的615家企业中,76.68%的企业希望协会与社会中介通过组织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供最新信息和举办专题培训班来帮扶企业开展技术壁垒应对工作(企业对协会与中介组织提供帮助的需求情况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浙江省企业获取技术壁垒信息与专业应对指导与帮扶的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专业机构、社会组织与企业间的互动机制亟待强化。

因此,应当通过完善专业机构、社会组织与企业间的互动机制,实现技术壁垒信息及时向企业传递,将专业技术服务有效向企业送达,并帮助行业组织与技术机构获悉企业需求并提高研究能力,从而提高应对技术壁垒应对工作的有效性与专业性。企业信息获取比例见图1

1  企业信息获取比例

 

三、      结语

在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企业应充分发挥第三方合规机构、政府组织以及专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即立足于国际市场,针对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供求关系、价格水平、创新能力、技术法规标准、产品结构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和对外交流,建立良好的贸易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国内外市场的动态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协助政府在WTO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国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

针对非轮胎橡胶制品,很多时候有害物质是不可避免的,但正如上文所述,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对产品组成、用途、涉及的法规等的了解,明确产品中高危组分,做好有害物质的降低、有害物质的替换、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积极应对国内外法规,积极进行产品测试认证,建立内部合格评定机制和供应链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国际规则,有效应地、合理地、灵活地规避国外技术贸易风险,实现企业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