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2017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记者在驻地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王锋,就中国制造如何由大做强,提升质量和品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对于制造业如何由大做强,提升制造业的质量和品质,您有怎样的建议?
王锋:
我觉得总理的《报告》对制造业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因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不同的行业当然会有一些差异,对我们这个行业来讲,怎么立足于中国需要好好考虑。中国轮胎工业体系比较完整,有这样一个基础,产业工人的素质、素养也是相对比较好的,应该在价值链的两端加大力度,一个是研发,包括基础性研究、材料研究、最终产品的研究;另外一个是在品牌、营销方面。这次总理报告特别提出要打造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中国品牌。中国轮胎制造业在量上做得好,如果从价值链角度来讲,制造环节是一个长足的进步。我们和世界级的巨头相比,就单个企业来讲,两头还是比较弱的。制造工程现在都提工匠精神等,毋庸置疑,包括经营生产这一套都是比较成熟的。
传统型制造业要转型成服务型的,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理解,在制造环节现在是智能制造,人力密集型的应尽快转成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现在我们有能力用上机器人,这对于产品,对于把中国劳动力释放出来,有着重大意义。另外,在智能产品方面,不光是生产过程做到世界级的智能制造,而且要对终端产品做到智能产品,要在产品创新方面以技术为导向,以客户为导向,捕捉两个导向的结合点。我觉得,中国制造业未来从“量”到“质”的转变会有一个好的提升。
记者:您怎么看目前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存在的困难?
王锋:制造业比较宏观,我一直在基层工作。站在国家层面上有些产业是产能过剩,包括煤炭、钢铁、水泥等;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让产能合理介入。比如说“一带一路”,可以把产能搬到国外去,让“一带一路”所在国家和业务合作伙伴去探讨当地的市场,如果有需求的话,我觉得可以释放。它不是原料级的,不是像煤炭、钢铁一样,终端产品会更灵活。无论是怎么走,品质和环保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记者:今年国家加大力度清理社企收费,您有哪些建议?去年营改增以来,企业的税收负担有没有很大程度的变化?
王锋:每个行业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讲,企业界还是觉得国家法律规定的五险一金偏高。这次总理做的《报告》中说了,无论如何要让实体,要让企业感觉到只减不增,这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行业,有序地推进减负,而且要落到实处。要看到整个大环境,因为你要国际化,你要对标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同口径负担,我们没有理由高于它们。其他的成本都是企业自身要消化、要管控的,不是由国家来帮你解决的。
记者:比如说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近两年是否有所提升?
王锋:不同地区会有差别。如果你推进智能制造,靠自动化、智能化会减少一些传统的用工模式,一次性会有一些投入,但从长远看是省人力的,用工是减少的。
记者: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您有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