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邀请,9月8~16日,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为团长的一行23位橡胶行业代表对台湾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
本次出访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三次组织大陆企业赴台湾考察。台湾橡胶工业始于1929年,生产企业约1419家,橡胶制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65.5%。台湾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为零,合成橡胶进口关税为2%~3.5%。由于橡胶助剂等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较少,近年来台湾橡胶企业已转向从大陆采购,两岸橡胶经贸往来逐渐增多。
参观了2017台湾国际塑料橡胶暨复材工业展及同期国际论坛、亚洲工业4.0暨智慧制造系列展。
二、参观2个展会并参加国际论坛
1.2017台湾国际塑胶暨复材工业展
2017 PLASCOM TAIWAN以“高值化、循环经济”为主题,于9月13~16日在高雄举办。展会规划为5个专区,155家企业参展,使用摊位数415个,展出了石化原料、轻油裂解等技术相关设备、复材原材料、热塑性树脂、橡胶、中空成型制品、压出制品等,完整呈现塑料橡胶上、中、下游产业链,4天总计观展人数约6000人。
此外,考察团还参加了同期举办的技术研讨会及国际论坛。该论坛展现了各国橡塑业创新与研发成果,约200多人参加了此次国际论坛。9月14日,邓雅俐会长在论坛上作了《中国橡胶工业的现况与趋势发展》的主旨发言,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陈博教授、日本强化塑胶协会/上智大学末益博志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大陆复合材料发展趋势和日本复合材料研发现况与成果。
2.亚洲工业4.0暨智慧制造系列展
该展于9月6~9日在台北世贸中心南港展览馆举办,展览涉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与智慧自动化、模具制造设备与3D打印等多个领域,吸引了近850家企业参展,使用1200个摊位。
展览呈现了大量最新的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装置以及最新技术的应用,智慧机器人鞋底喷胶机吸引了考察团团员的注意,就其使用效果、价格等问题与企业人员进行了交流。
三、拜访橡胶同业公会,两岸橡胶同业座谈
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TREIA)成立于1948年,目前有500多家会员企业,包含南港(轮胎)、泰丰(轮胎)、台橡(合成橡胶)、中橡(炭黑)、正新(轮胎)、建大(轮胎)、南帝(合成橡胶)、华丰(轮胎)、鑫永铨(输送带)、六晖(气门嘴制品)、茂顺(密封件)等15家上市公司。
同业公会的37位会员企业代表出席了9月15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橡胶同业交流座谈会,涉及轮胎、胶管、汽车橡胶零部件、橡胶机械、轮胎模具、混炼胶、环保再生胶、助剂、橡胶制品进出口贸易等。
两岸橡胶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介绍各自的产品业务,上下游对接企业进行了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图为邓雅俐会长与台湾橡胶同业公会洪宗禄理事长合影
图为两岸橡胶企业代表合影
四、出访体会
此次台湾橡胶行业考察的总体感受是,尽管多数台湾橡胶企业规模不如大陆企业,但并不一味追求“大”,而是非常注重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在生产运营、经营管理方面追求卓越,实施精益化管理。简单概括如下:
一是重视基础管理。尽管厂区内设备摆放密度大,有些厂房和设备甚至比较陈旧,但“6S”管理做的非常到位,员工作业非常有序,职工作业和生活环境很好,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是推进精益化管理,注重细节,由繁化简,在人力管理、物料采购、成本控制、生产工艺优化、节能降耗等环节,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增强了企业实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层面上,台湾企业的小改小革远远领先于大陆企业,就是这些小工装、小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是注重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大。很多企业近一半职工为研发人员,通过创新研发,不断更新产品体系,扩大销售市场。
四是追求“绿色橡胶,绿色生产”,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多数台湾企业的社会责任。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比如炼胶、硫化车间中都会做除尘活性碳处理,削减VOCs排放量。车间设计合理,通风降温效果明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是注重抱团谋求发展。台湾家族企业比较多,家族管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目标一致。企业之间不人为树立竞争对手,而是营造良性市场竞争环境,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谋求共同发展。
本次考察过程中,两岸橡胶界人士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大陆橡胶企业多是“大而全”,而台湾企业则多为“小而精”,双方合作将产生很好的互补效应,实现共赢。虽然大陆企业能够生产出众多的产品种类,但要做的好、做的精,还得多下功夫,包括品质的控制、成本的降低、生产过程的细致化以及人员的管理等,这都是企业必须考虑的,而这些正是台湾企业的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合作将更加宽泛和深化,橡胶行业也应继续加强两岸交流,共同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