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维码将于3:00后失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中策橡胶(泰国):为企业开一扇门,为中国开一扇窗
发布时间:2018/06/29    作者: 中国橡胶网    来源: 浙江新闻 订阅

“在泰国,中策创造了一个业内建厂的奇迹。”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对记者如是说。 

中策橡胶(泰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策(泰国)”)位于泰中罗勇工业园内,是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外的首家工厂,总规划面积逾850亩,总投资额达240亿泰铢,目前已顺利完成了两期规划项目,三期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2014年9月,陈华受公司重托,到泰国筹划建立工厂。从工厂奠基,打下第一根桩开始,到第一条轮胎下线,中策(泰国)只用了短短180天,令业内震惊。现在,中策橡胶的产品正源源不断地通过泰国工厂,运往全球各地。 

自2015年6月29日开业以来,中策(泰国)从无到有,现在其营业额已经占到中策橡胶集团总营业额的十分之一,是中策在东南亚重要的生产基地。“目前,泰国可年产半钢子午线轮胎8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210万套,斜交工业胎30万套,摩托车胎100万套,全钢工程胎计划达成1.2万套,集团向40余个国家出口的产品是从我们工厂’走’出去的。”陈华介绍。 

 

“走出去”之喜 

为什么要到泰国建厂?中策橡胶集团董事长沈金荣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2010年,中策就在罗勇工业园买地:“当时的考虑是,中策走出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技术、市场、团队等各方面的要素都具备了,可以走全球化的路线。而且从我们的竞争对手来看,全球先进的轮胎制造企业都是跨国经营,作为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我们势必也要走上跨国经营的道路。” 

另外,到泰国建厂,也是中策积极应对反倾销的战略,“国外生产、国外销售”,中策从此开始了新的市场战略。 

而选择泰国,在于泰国的“地利”。“首先,东盟十国自由贸易区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个区域共有6亿人口,加之这里也是全球经济发展高速增长地区之一。从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的角度出发,来到泰国是理所当然;其次,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原材料供应十分丰富;第三,在东南亚地区,泰国的整体工业配套能力还算不错,可以支撑企业的发展;第四,泰国的税收政策很优惠。一方面税赋低,主要是增值税和所得税两个税,前者是营业额的7%,后者目前我们还在享受八年免税五年减半的优惠。另一方面,电力、劳动力等资源相对便宜。而泰国政府的稳定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方面,也利于外资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种种因素综合考虑之下,泰国成为了中策橡胶的首选之地。 

泰国工厂顺利开工后,陈华发现,泰中罗勇工业园内多了几家“老面孔”,有近十家原先为中策橡胶配套的企业同样追随着他们“走出来”的步伐,一起来到泰国开拓市场,使得中策(泰国)的发展异常顺利。 

另一个意外之喜在于工厂对泰国及东南亚市场的开拓辐射能力。自从泰国工厂建成以来,中策橡胶在泰国本土的销售节节上升,去年一年更是达到了300%的增幅,全年产值达21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借泰国之地利,近年来中策橡胶在东南亚国家的销售同样涨势喜人。 

 

成为让泰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扇“窗” 

中策橡胶在泰国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帮助泰国当地人民了解中国的历史。 

“我当时孤身来到泰国,一眼望去,能懂点中文的泰国人,懂点泰文的中国人全是翻译。哪怕去个便利店都很不方便。”陈华至今仍对当时人生地不熟的处境分外感慨。以至于当记者问及“当时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最难忘”时,她思索了半天,无奈答道:“全是困难,无分难易。” 

现在,在这个工厂里,中方员工与泰方员工亲密交流的景象早已是寻常。 

来自清迈的泰籍员工郑俊杰(中文名)在公司是保安部门的副经理,也是工厂内职务最高的泰籍员工。在面对记者时,他高兴地用“蹩脚”的中文告诉我们:“刚过去的6月20日,我到中策(泰国)满3年了。”当初到中策参加面试时,一个负责人承诺中策将严格按照泰国当地的法律法规办事,合法经营。这样的承诺吸引了郑俊杰,最终令他决定加入中策(泰国)团队。 

来自泰国南部宋卡府的徐玉(中文名)则是因丈夫调动工作而来到罗勇,现在在中策(泰国)综合管理部行政部门工作,再过几天也即将满3年了。“工作中始终有新东西可以学,工作也很有挑战。”提及工作,她的笑容很是动人。 

除了以经营之道传递中国企业文化之外,中策(泰国)工厂还挑起了另一些“社会责任和使命”。不久前,工厂内部管理人员的微信群“泰哥泰妹”里传递着这样一则消息:“位于中策(泰国)工厂附近的帕那尼空镇的果农,由于产量过剩,大量菠萝难以售出。现公司积极鼓励各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员工购买菠萝,彰显社会责任感,帮助果农共度难关!”消息一经传出,中策中方员工中就掀起了一股购菠萝的“风潮”,按照公司鼓励,大部分中方员工都至少购买了20公斤的菠萝,不少人事后可谓是谈菠萝色变。即使如此,来自中华民族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之爱,使中方员工坚定地伸出了温暖的手。 

“我们沈总每年都会创造不少机会,让我们的泰国员工到中国学习参观和考察,让他们能亲身感受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这两天,陈华的秘书苏秋丽正带领几个泰籍员工排练一个舞蹈节目,以参加不久后在中国杭州举行的中策集团成立60周年庆典。这个舞蹈的名字叫《Let’s go Belt and Road》,歌颂的正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泰人民的温暖友情。舞蹈配曲的歌词很简单,却讲出了中策(泰国)工厂同胞的心声。 

这首歌是这样唱的: 

“一带一路 这不是中国的独奏 

一带一路 这是世界的合奏 

It’s the belt and road It’s new and old 

It is beneficial To both me and you” 

在排练舞蹈的泰籍员工中,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是陈华的司机。他正为能到中国去而激动,每天排练舞蹈时都分外用心。 

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是一片新奇的土地,现在正在向他们迎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