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豪迈集团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
建议一:推广精细化工连续流装备
精细化工是新材料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等,是当前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化工行业精细化率超过60%,而中国精细化工产品由于产业发展时间短、技术沉淀不够等原因,精细化率总体不足50%,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很高。
目前国内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专业装备研发和工艺研发分离或结合不紧密,造成装备研发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也造成了先进合成工艺得不到装备的支持,最终工艺实验和产业化均无法进行,装备水平至少落后发达国家10年以上。
此外,精细化工产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体系、成果转化通道和迅捷的产业化能力;新领域用产品功能低、原创性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生产低端产品,性能低、生产效率低、污染严重、能耗巨大;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成本加大,处理“三废”的高成本已经成为行业自身和社会沉重的双重负担,还有信息化技术利用水平低等多方面问题。
其中,装备落后是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整体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精细化工生产绝大多数采用釜式反应器进行间歇式生产,由此带来了“安全生产压力大、生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能耗巨大”等后处理问题。由于生产装备落后,国内精细化工的工艺研发也相应落后。由于安全得不到保障,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具备高附加值的反应得不到开发和实验,也就无法进行产业化。
为此,建议:
第一,鼓励新建、改建精细化工项目优先采用连续流装备,构建智能化、模块化的生产成撬、车间乃至工厂,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发展洁净、高效工艺,即自动连续多步组合的工艺链,创新一体化产品链和产业链。
第二,依托具备核心工艺、装备研发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组建产业联合体,共同开展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示范、标准制定等业务,或者鼓励业内领先企业牵头建设装备、工艺以及产业化三方融合的双创园区,开创精细化工的中国模式。
第三,因为连续流化工装备的开发和研制集成了化学反应、流体、热力工程、智能控制、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五大学科,涉及到安全、环保、能耗、效率和品质等方面,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领域,因此其设计、制造和应用需要生产者具备很高的综合性单项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一般生产者难于从根本上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为保障新兴技术领域健康发展,保护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避免使用者使用不良产品,连续流精细化工装备需要和压力容器产品一样,设立市场准入制度,推行一产品一合格证制度,由相关部门共同设立颁发机构和相关事项流程。
第四,鼓励客户数量最多的装备企业牵头参与或制定各类先进安全标准,对高危化学反应企业强制采用本质安全装备,减少安全隐患。
第五,需要制定鼓励行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对于生产研制和应用连续流精细化工装备的两类企事业单位,由环保、安全、科技以及行业管理等部门出具联合认定的精细化工装备研制标杆企业和连续流装备应用示范企业,给予供给和使用两方以合理的减税幅度或政策支持。
建议二:企业自主评价技师
在现代企业管理下,盘活现有人才,实施人才经营战略,减少人才管理风险十分重要。自国家实施“放管服”改革以来,各地区均在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结合自身管理和生产实际,自主规范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机制,以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建议:
第一,政府给予企业自主评价技师、高级技师资质。
各地技能人才的评价由当地人社厅(局)负责,并统一发放高级工、初级技师、高级技师等证书。为了培养更多、更适合岗位的技能人才,各地区应评估一部分有自主评价技师能力的企业,给予自主评价技师的资质,企业自主评价技师并由人社系统发放技师证。
第二,扩大自主评价范围,让更多企业培养更多的技师。
近年来,企业自主评价技师工作在一些地区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因此,希望国家加大自主评价的范围和企业数量,优先授予各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领军企业等技师自主评价资质。
第三,增强企业自主性,创新打造适合企业和岗位发展需求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企业自主评价可以让“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评价什么人才”的评价标准真正落地。
企业根据实际生产工艺要求,量身打造考评标准,促进企业生产各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可操作性等特点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评价方式,如传统的理论考核加实践操作相结合方法,也可采用工作业绩评价法、案例答辩法或者情景模拟法等。如机械制造类企业,可以“技能大比武”的形式,以赛代评,既活跃生产氛围,也可促进职工技能提升,使公司更加充满活力。
第四,人社系统开展关于人才评价的培训,提升企业自主评价能力。
各地区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每年组织1~2次统一培训,让企业清晰了解自主评价标准和实施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高效工作、高效服务。
第五,出台更多惠及技能人才的政策,激发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激励政策,制定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将企业需求量大、技能人才缺乏的工种列入省市紧缺型技能人才目录,加大激励培养紧缺型的技能人才。对已确定的紧缺型职业工种进行培训经费补助。
第六,搭建共享平台,分享自主评价经验,并增强督导督查,健全机制。
此外,王钦峰还提出了《关于降低个人和企业社保的建议》《关于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议》《关于规范管理减少垃圾产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