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橡胶》杂志社于银川主办的“橡胶工业绿色化数字化高质量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五位分别来自轮胎制造企业、科研院所、装备企业、环保科技公司、金融公司的嘉宾参与了大会“高端访谈”环节,聚焦行业“创新•发展”最集中的痛点问题,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解决建议,与会议代表知识交互、头脑风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沈阳蓝星清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宇翔先生主持了高端访谈。
北京万向新元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彧先生认为,对于环保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都是适用于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只有秉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才能真正实现绿色节能环保。
主持人:这些年环保风波也波及到橡胶行业,很多企业做了有益尝试,尤其一些新兴的环保公司,对橡胶行业的环保作出了保驾护航的贡献,请您给介绍一下,您在从事橡胶轮胎环保工作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共性的问题,您对橡胶轮胎行业的环保事业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魏彧: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环保话题,昨天刚参加了排污许可的国标审查会,关于环保的话题,后继还会有很多故事,以后我们慢慢分享。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谈一下橡胶行业的环保。
首先,我更倾向于“节能环保”这个概念,没有节能,对企业来说环保就没有意义。随着排污许可国家标准明年的实施,橡胶行业的环保治理将迎来一证管理,另外恶臭的国家标准也要提高。现在一部分企业抵触情绪较大,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讲:第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高环保标准,就是要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及产能,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三、通过高标准来引领技术方向,进一步提高环保治理水平。所以我们要顺应国家环保战略的顶层设计,从心理上克服自己的恐惧和抵触心理。
我做橡胶行业环保比较多,感触比较深。橡胶制品行业总得来说成规模、大型国企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小企业、民营企业,"散、乱、污"问题比较突出,环保问题历史欠账比较多,不便管理。我在做环保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行业存在的一些普遍、共性的问题如下:
一是一些企业领导者环保意识不强。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都是为了应付环保局,应付检查,还没有达到“这是社会的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的思想高度。
二是重末端轻源头。前面原料、工艺没有改进,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收集治理 ,处理难度非常大。
三是重治理轻收集。我看到有些工厂收集系统,风管设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大风机在转,车间里还是乌烟瘴气,根本没有达到收集排放的效果,能耗还非常高,这都是白白浪费钱呀。
四是重硬件轻管理。一些企业环保设备上的很好,但是对于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规程形同虚设,没有专业的环保设备管理人员,有的人连基本的设备原理都说不清。例如一些活性炭已经失效三四个月了,灯管也坏了,都没人管,乱象非常严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从内外部处理这些环保问题呢?
从外部来说,第一,采用高效的环保设备,国家应对企业有相应的补贴,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实施这一政策,极大的鼓励了先进环保技术的应用。第二,遵从环保政策、合理减税,降低企业负担。排污许可交易、环保税等,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积极性,让真正做实事的企业得到应有的奖励 。
对内部来说,第一、加大研发、使用环保原料的力度,比如环保型橡胶助剂替代老产品,真正实现"绿色生产"。第二,采用先进高效的环保设备,提高治理效率。企业每天疲于奔命地应付环保检查,压力非常大,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不如采用高效的环保设备,减少各种应对,集中精力聚焦主业。
总之,橡胶行业做环保难度较大,尤其废气成分复杂,浓度低并且每个工艺段又不一样,有的废气还不是连续排放。橡胶行业的环保治理还都在摸索阶段,到底什么方法是最佳治理方法,之前走过弯路,现在路线越来越清晰了,信息也从先前的紊乱到基本聚焦,只要我们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问题终将都会被解决。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没有任何一种环保技术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都是适用于一定条件一定范围,真正科学态度应该是根据每个工厂的客观情况、工艺特点、气体成分等,采用不同的环保工艺路线或者不同技术组合,只有秉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才能真正实现绿色节能环保,这才是我们终归要走的康庄大道。
主持人:您认为中国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最需要做到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魏彧:以科技创新为矛、以节能环保为盾,用矛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用盾保护自己保护人民,一手矛,一手盾,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