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在旧中国连年战火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到新中国成立获得新生,在计划经济时期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超常规发展,成长为世界第一橡胶工业大国。
为了总结中国橡胶工业7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最终建成橡胶工业强国,《中国橡胶》杂志特推出【橡胶工业辉煌70年】栏目。本系列文章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原会长鞠洪振执笔。
谨以此文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1915年,中国第一家民族橡胶厂——广东兄弟树胶创制公司在广州诞生。中国橡胶工业迄今已逾百年。
旧中国,民族橡胶工业在连年战火和外国资本的夹缝中,风雨飘摇,艰苦创业。
新中国,橡胶工业获得新生,计划经济时期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得以实现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超常规发展,成长为世界第一橡胶工业大国。
历史证明,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始终是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根深则叶茂。
壹 一穷二白,激发橡胶工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十九世纪中页,随着鸦片战争的硝烟,洋货接踵而至,其中雨衣布、热水袋、皮球、胶鞋等橡胶制品逐年递增,到1914年,全国橡胶制品及橡胶输入量达31.5吨,合白银32.7万两。
市场需求激发了国内有识之士的建厂热忱,由广州开始,很快扩展到上海、青岛、天津、沈阳等地。从1928年起,短短几年,在上海十里洋场,就陆续出现48家大大小小的橡胶厂,到1937年则达到100家,从而使上海成为中国的橡胶工业基地。
图为“双钱牌”轮胎广告。
(图片由双钱轮胎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与之同时,俄资、日资橡胶企业先后进入中国。日军侵华,民族企业纷纷倒闭,日资企业乘机大肆扩张,在青岛、沈阳等地建设轮胎、军需品等大型工厂,在华企业数量占到55%以上;1943年,日资轮胎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8%。当时的国民政府在调查资料中称,作为“重要工业之一,对于国防交通及民生日用均有莫大之关系”的“橡胶工业之发展,备历困难,最初受舶来品之压迫,继复遭二次战争之破坏,实在颠沛忧患中长成”,“工厂存续维艰”,“难以为继者,为数颇多”。
抗战胜利后,日资企业被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及党、政、军等部门接收。民族资本橡胶厂战后重生,在不到4年的时间,剧增到496家。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及胶东解放区,也在兴办主要为军队服务的胶鞋等橡胶厂。1946年,山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威海市政府、北海银行3家投资52万元北海币,资助威海民族资本企业中威橡胶厂,办起了解放区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当年即生产胶鞋4.4万双;1948年扩资到2400万元北海币,年产胶鞋27万双,并开始生产自行车胎。
尽管如此,橡胶工业生产还是被国民党发动的三年内战几乎破坏殆尽。国民政府的橡胶厂有厂无产,民族资本橡胶厂开开停停,大都是半饥半饱歇工状态。
1949年,全国轮胎产量只有3.0万条(有资料显示为2.6万条),输送带44.7万平方米,胶鞋4467.4万双,炭黑252吨,橡胶总消费量仅1.3万吨。回到人民手里的橡胶工业,已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人民解放,激情高涨,工人阶级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千方百计恢复生产。
东北人民政府最早没收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橡胶厂,在沈阳、丹东、辽阳等地成立国营沈阳橡胶一厂(轮胎)、沈阳橡胶二厂(胶带)等共9个橡胶厂、1个机修厂、1个研究室 ,率先恢复生产,主导产品为轮胎、胶鞋、胶带、自行车胎及制品等国计民生急需的物资。青岛、胶东、天津也相继没收国民党的工厂变为国有,并且以力所能及的资金等各种形式扶持民族资本企业,使之能尽快恢复生产。
图为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最早为1932年8月成立的沈阳大利胶皮工厂(日资企业),1949年10月更名为东北工业部企业管理局橡胶公司沈阳第七厂。
(图片由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关怀下,1950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橡胶工业会议,制定出“一般维持,重点恢复,避免盲目扩充,逐步走向计划生产,配合国家经济恢复建设,稳步将来发展”的工作方针,使生产恢复工作有序展开。
朝鲜战争爆发后,抗美援朝调动起广大职工的爱国精神和工作热情。东北橡胶工业随即转入战时轨道,沈阳橡胶一厂、二厂、九厂的3000多名职工及家属,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自己动手,风雪无阻,仅用98天时间,把工厂迁到牡丹江桦林一个废弃的造纸厂,并建成投产,生产出前线急需的汽车轮胎,被命名为东北第一橡胶厂。青岛橡胶厂扩大为山东橡胶总厂,轮胎年生产能力达到7万条,1952年遵照军委命令,又自力更生建成年产2万条航空轮胎车间,生产出第一条歼击机轮胎。同时,上海、天津等地民资企业承接军品加工订货,迅速扩大了轮胎、胶鞋等生产。
图为国营第一橡胶厂“红旗牌”轮胎的产品介绍。
(图片为桦林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提供)
由陈云副总理主持,国家实行以大米换橡胶政策,建设国家橡胶储备库,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确保了原料来源。
图为1957年春天,华南垦殖局在广东种下的第一批橡胶树进入割胶期。
(图片由中国天然橡胶协会提供)
在此期间,所需炭黑、助剂、骨架材料等,大都在自行研发的基础上建设新厂,保障供应。
1950年全国生产轮胎7万条、胶鞋4674.8万双;1951年生产轮胎23万条、胶鞋6640.5万双;1952年生产轮胎42万条、胶鞋6169.0万双,既保障了战时急需,也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1951、1952年间,朱德总司令先后视察了山东橡胶总厂(青岛橡胶二厂)、东北橡胶一厂(桦林橡胶厂),在桦林亲笔题词,勉励职工“努力工作,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教育部于1951年在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开设橡胶工艺专业,聘请留美专家任教,开创了橡胶工业专门技术人才培育的先河。
新中国的三年恢复、重建,战胜了重重困难,使橡胶工业基础在东北、青岛、上海、天津等地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