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橡胶工业辉煌70年】全面建设,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2019/09/23    作者: 鞠洪振    来源: 中国橡胶网 订阅

前文回顾:http://www.cria.org.cn/newsdetail/50844.html

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国家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强化国营、改造私营,从体制上改变橡胶工业管理现状,实现稳步发展。

几经调整,“一五”期间上收的国营企业,由轻工部橡胶局统一管理,组建了国营第一橡胶厂(牡丹江,轮胎)、第二橡胶厂(青岛,轮胎)、第三橡胶厂(沈阳,航胎)、第四橡胶厂(沈阳,工业制品)等,共14个轮胎、管带、制品、胶鞋等橡胶厂和1个橡机厂(沈阳)。

1956年,改为新成立的化工部统一管理橡胶工业,胶鞋厂下放地方,新建了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化工部橡胶局实际上是中央的一个经济实体,管理10厂1所,成为生产骨干,且加强了产品研发。此时地方国企占比高达75%,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改造、扩建国营大厂、老厂,建设新厂。

对私营橡胶企业,则分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到全面实施公私合营,并进行合并重组、技术改造,使众多企业由手工作坊变成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工厂。上海的橡胶厂由原来的530家合并为244家。其中,上海大中华橡胶厂、正泰橡胶厂、中南橡胶厂公私合营后,经技术改造脱颖而出,不仅成为上海橡胶的三大主力,在国内也成为骨干企业。全国800家私营橡胶厂实现公私合营后,变为348家,厂数减少56%,而生产大幅度上升。

1957年,全国橡胶工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长25.6%,比1953年增长98.6%;生产轮胎88万条,运输带253.6万平米,胶鞋1.3亿双,炭黑8679吨,生胶消费总量达6.13万吨。 

“二五”及三年经济调整,橡胶工业改进管理方式,坚持抓大放小,有效地减少和纠正了大跃进、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

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后,橡胶工业即开始新一轮的企业调整,大部分轮胎和工业制品厂下放地方管理。在此前后,随着国家尖端科技和军工发展,给军工橡胶带来机遇。化工部设立军事化学工业管理局(二局),上收了沈阳橡胶三厂、四厂和橡胶设计院(更名为沈阳橡胶工业研究院),上收太原橡胶十厂、广州橡胶十一厂,成立太原新华化工厂、云南乳胶工业研究所、曙光橡胶工业研究所、西北橡胶工业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配有生产车间。至此,以科研为先导、“四所”加专业工厂的部属军工橡胶工业体系确立,并且日臻完备。

这一时期,在1959年设立的化工部橡胶司指导下,合成胶等原材料生产建设提上日程,先后在兰州合成胶厂建成丁苯胶装置,在四川长寿、山西大同和青岛建成氯丁胶装置,国产加进口,1965年合成胶使用比例即达到30%。同期,在沈阳、天津、上海新建了3个对废旧橡胶制品加工再利用的再生胶厂,既增加了原料,也减少了废旧橡胶的污染。

教育和科研得到加强。1959年,天津橡胶工业研究所迁到北京,与北京橡胶工业设计院以及设备安装四处合并,组建了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1965年新成立了炭黑工业研究设计所;加上负责军工橡胶科研的4个研究所,共同构成橡胶工业的科研体系。在青岛橡胶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创建山东化工学院,与华南工学院一起培养橡胶工业高等专业技术人才。 

改革管理体制,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橡胶工业最早探索用经济办法进行管理。

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1964年成立中国橡胶工业公司,下设上海、青岛、天津、广州和重庆5个分公司,北京、贵州、广西3个总厂,桦林橡胶厂等10个直属厂和7个科研设计院所,公司拥有124个橡胶厂,占全国橡胶工厂总数的48%、产值的77%、职工人数的60%以上,人、财、物和产、供、销统一管理,并对地方企业归口指导,以深入调整结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进老厂改造、新厂建设和技术进步。

上海作为老橡胶工业基地,率先进行工厂重组,实施技术改造。原有的橡胶厂经公私合营到转为全民所有制,最终调整为42家。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新技术、新研制设备的推广应用。作为技改试点的大中华橡胶厂,技术、装备都是国内最先进的,到1964年,大中华和正泰橡胶厂的轮胎年产规模都达到40万条,与经过二次扩建形成70万条轮胎年生产能力的老国营桦林橡胶厂、青岛橡胶二厂同步发展,号称橡胶工业的“四大家族”

在橡胶公司统一部署下,从轮胎做起,广泛开展研究院与工厂相结合,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沈阳、大连等橡机厂自行制造的快速密炼机、螺杆塑炼机、四辊压延机、自动包边轮胎成型机、轮胎定型硫化机等新型装备,进行生产机械化、联动化的试验和推广应用。

由抚顺化工厂牵头,组织炭黑技术攻关,生产出合格的高耐磨炭黑和中超耐磨炭黑。

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新型原材料的应用,使轮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轮胎行驶里程由5万公里上升到6.5万公里。

胶鞋行业提出10项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后,手工操作减少50%,劳动生产率提高40%,产品质量提高20%。

乳胶行业通过天津乳胶厂引进日本设备,与广州橡胶十一厂自创连续浸渍装置相结合,研发出安全套和手套自动生产线。

技术进步和工厂生产规模化,彰显了大型经济实体的实力、特长和作用。到1966年底,橡胶公司总产值增长25.1%,利润增长20.5%,成本下降9.2%,劳动生产率提高15.0%,生产、技术全面提升。

公司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全力展开合理工业布局、支援内地发展的橡胶工业大小三线建设。

继早些年在重庆新建四川轮胎厂等之后,上海大中华橡胶厂带头分拆,以一半的装备以及成建制的干部、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在贵阳建设年产30万条轮胎厂;由青岛橡胶二厂、沈阳橡胶三厂出人、出力,在远离城区、风沙满天的荒漠上建设年产30万条轮胎和航空胎的银川橡胶厂;以国产最新型的设备,由桦林橡胶厂牵头出技术、出人员,在焦作矿区建设河南轮胎厂;花重金引进国外新型压延机等设备,在湖北西部十堰深山区筹建东风轮胎厂;在桂林平地起家,建设轮胎厂、制品厂、乳胶厂和橡机厂。

同时,沿海橡胶工业老基地通过调整,工厂规模扩大,技术水平提高,生产实力增强,并有力地支援了内地发展,与三线工厂一起使橡胶工业布局展开,形成新的生产、科研基地,被业内誉为计划经济时期橡胶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