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山集团有限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着力构建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成效显著。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5%,纳税同比增长24.64%。
成山集团严格落实绿色工厂相关标准,于2017年入选首批绿色制造体系名单,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一是能源管理智能化。建有能源管控中心,对企业能源系统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轮胎单耗显著降低,连续六年荣获“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二是能源低碳化。利用厂房屋顶安装铺设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约为10兆瓦;厂区各车间全部更换为LED节能灯。三是生产洁净化。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粉尘及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非甲烷总烃和臭气浓度均全部达标排放;投资500多万元实现了雨污分流;投资500多万元修建总容积达13000立方米循环水池10个,使水的循环利用率达96%以上;投资140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1868平方米的中水站。四是原材料无害化。推广使用《绿色轮胎环保原材料指南》认定的主要原材料品种,产品达到欧盟标签法二阶段要求,符合《绿色轮胎技术规范》。
2016年,承担实施了工信部首批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建成了荣成测试中心和青岛研发中心,形成了多尺度轮胎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蓝色轮胎技术研发、轮胎仿真及参数化设计、轮胎与汽车仿真与控制的动力学研究四大创新平台,绿色制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引入轮胎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2018年,设计、生产、销售的轿车子午线普通轮胎、雪地轮胎等五大系列类1025个产品在轮胎材料使用限值要求方面、性能限值要求方面及对资源能源消耗、资源重复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等限值要求方面均符合《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轮胎》(T/CPCIF 0011-2018)要求,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设计产品,也是首批入选绿色制造体系名单的轮胎产品。2019年会同12家知名科研院所及轮胎行业上下游领军企业,成立新能源汽车轮胎协同研究室,以绿色化、数据化、智能化为方向,致力于轮胎低滚动阻力、低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低运营成本,高安全性能、高抓地能力、高行驶里程、高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开发了以TBR新能源电动公交轮胎、高里程全钢子午线轮胎、超低断面宽基高性能子午线轮胎、PCR电动车轮胎等为代表的绿色轮胎产品,弥补了市场空白。积极开展绿色设计实践,加强绿色设计创新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2020年入选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2020年,入选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是首批入选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的轮胎企业。公司在原有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绿色供应链管理,贯穿供应商选择、原材料使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使用维护、终端客户服务、废旧回收利用各个环节闭环式管理。一是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树立了绿色采购理念,制订落实绿色供应商管理流程及管理制度,近90%供应商取得环境体系认证证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发布年度供应商绩效评价,实现有效分级管控与退出机制;引进供应商管理系统,规范供应商认证流程,实现了供应商、采购信息的共享,提升采购管理水平。二是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了行业领先的轮胎设计、仿真、优化、测试一体化的轮胎研发体系,围绕创新型制造工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性能仿真模拟分析等各个环节开展生态设计,实现噪声、抓地性能、操控性等各种性能的预测评价及优化,建立轮胎全生命周期共享平台。三是大力实施节能技改,实现绿色生产。在轮胎生产工艺上,采用低温连续混炼技术,实现混炼过程自动控制,产能提高2.3倍的同时降低电能消耗20%以上;采用氮气硫化工艺,比传统的硫化工艺节约能源30%以上。四是逐步完善回收体系。成立废旧回收部,危废集中储存并登记规范,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工厂资源和供应商、客户资源的整合,建立新的价值创造模式,指导下游企业回收拆解。五是搭建绿色信息平台。建立了供应商管理系统(SRM)、客户管理系统(CRM)、制造执行系统(MES),并完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SAP),最终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并通过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披露公司和供应商的节能减排及供应商管理信息。